top of page

曾義勝
新竹市立關埔國民小學教師

 

      很難想像能如願獲選雙語教師海外進修三週的機會,懷著感恩與期待的心情,來到氣候宜人、自然風光優美的加拿大維多利亞。我重返久違的學生身份,全心投入維多利亞大學精彩的課堂中,並沉浸在加拿大全英語的生活環境中。


      這三週的課程主要學習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教學法,與台灣常用的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有所不同。很幸運遇到一位能讓我們的眼睛持續發亮的主教老師Jacquie,她的教學風格具批判性、互動性和整合性。每天上課一開始,總是面帶微笑,親切地用英語詢問我們的適應情況、喜歡的食物等,讓大家能用簡單的生活句子回答,輕鬆融入全英語的學習環境,減少學習壓力和焦慮。


      針對學習的內容,雖然在台灣已參加多場雙語研習,大致理解雙語教育的本質與重要理論。然而,Jacquie的批判性思維,帶我們從更高的視角、從學習者本位的角度看待雙語教育,例如探討EMI和CLIL差別的時候,Jacquie不會直接告訴哪一種比較好,而是透過世界咖啡館、遊戲、反思等多元的教學方式,促使我們對兩者建構多元且厚實的理論基礎,再引導我們理解兩者就如同光譜一樣,是彈性的,須隨者教師的能力、學生的學習進行調整。「彈性」的觀點令我很有感觸,在AI都能設計教案的世代,教師的專業性在哪裡?我想,只有能夠靈活應變、能縮能放的教師才能跟上時代的演進以及貼近孩子的需求。


      海外研習雖然能體驗異地民情,遊覽名勝地區,但因為是正式的課程學習,必須要接受一定程度的考驗。每週都會有全英語的申論題考試,最後一週還要迎來研習的最高潮micro-teaching。台灣的雙語是中英文同時存在於課程中,但在加拿大,micro-teaching必須全英文授課。面對如此艱鉅的挑戰,幸好有給力的夥伴們,一起熬夜討論教案、修改教案,改好之後再輪流教學演示,彼此給予教學呈現上的建議,一切就彷彿回到學生時代,大家共同為一件事情而努力,正是落實課綱所說「互動共好」的精神。在這樣的歷程中也培養出革命情感,回國後都是雙語共備的好夥伴,群組中的訊息總是響個不停。

      加拿大維多利亞舒適的天氣、豐富的自然景觀、熱情好客的居民、專業又帶心的Jacquie老師、批判性討論的課程,還有一群擁有革命情感,願意共患難的雙語夥伴,讓這趟學習之旅彷彿只有在夢境中才會出現。
 

image.png
image.p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