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站簡介
Total Choir Resources 是一個提供合唱音樂教育者的交流平台,透過Total Choir Resources讓合唱教育者共同學習有關於合唱指揮、增進領導能力及合唱團經營等能力,使合唱教育者充滿信心且享受合唱教學。
二、網站架構
三、特色資源
在Total Choir Resources網站中,特色資源有分別有部落格(BLOG)及廣播(PODCAST),以上兩個介面不需要登入會員就可以瀏覽。
1.部落格(BLOG):網站中討論的內容是與合唱音樂教育相關議題,在部落格的下方會有線上的討論區,提供合唱教育者交流的平台。
四、推薦原因
Total Choir Resources網站以合唱教育現場所遇到的實際情形為主題,這些內容可以給予合唱教育者幫助與資源。此外,Total Choir Resources的Podcast在各大收聽平台都可以免費聆聽,提供音樂教育者不一樣的資源管道,增進合唱音樂教育知能。
提供者:莊宜錚
一、網站簡介
Choral Public Domain Library(CPDL)由拉斐爾·奧恩斯(Rafael Ornes)於1998年12月創立。2005年時,轉換為Wiki的模式,被稱為ChoralWiki,如同合唱版本的維基百科,網站提供免費的合唱樂譜。提供的資源已經超過3702位作曲家的作品,作品數也高於37000多首。
二、網站架構
網站左側的連結,包含主要頁面(main page),頁面當中包含搜尋欄、每日新增樂譜、瀏覽類別等等。在樂譜的頁面(Music scores)中,提供不同的分類方式,來讓使用者搜尋樂譜,類別包含曲名、音樂種類、歌詞語言等等。作曲家頁面中(Composer pages)則提供以作曲家的國籍、年代等分類方式進行搜尋。
三、特色資源
網站中部分樂譜頁面除了樂譜PDF檔案可以下載之外,也提供Midi音樂檔可以試聽,只要點選喇叭的圖案,即可下載。
四、推薦原因
此網站擁有大量的樂譜資源,而且是免費分享給所有使用者;此外,使用者也可分享可使用樂譜,一同擴增合唱音樂的樂譜資料庫。
提供者:巫珮熏
一、網站簡介
Vocal Asia 於2010年成立,是阿卡貝拉純人聲音樂跨國性整合平台,整合日本、港澳、新加坡及中國大陸等地區的阿卡貝拉團體、歌手、創作者以及音樂、表演、資訊與知識,期望推廣阿卡貝拉藝術及教育等。
Vocal Asia將資源整合推廣至全亞洲,甚至與歐美地區等組織或人聲團體進行協同整合,從巡迴演出的安排、音樂創作的合作、各地藝術節慶的整合、工作坊與大師班等,都是Vocal Asia主要目標。
二、網站架構
Vocal Asia頁面的架構包含七個區塊,關於(About)、即時新聞(News)、
消息(Events)、專欄(Columns)、團體(Groups)、行事曆(Calendar)及連結(Links),下方對幾個頁面進行介紹:
Internationale Gesellschaft für Polyästhetische Erziehung(IGPE)
國際多元美感教育學會簡介
陳姿光
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理事
IGPE於1982年,由德國作曲家及音樂教育家羅舍爾(Pro. Dr. Wolfgang Roscher, 1927-2002)教授在奧地利薩爾茲堡的「薩爾茲堡要塞」(Festung Hohensalzburg)一次研討會上成立,並由他擔任學會 Wolfgang Roscher教授理事長至2000年;現任理事長為霍夫鮑爾(Gerhard Hofbauer)教授。
一、網站簡介
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
亞太音樂教育研討會
Asia-Pacific Symposium for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
「亞太音樂教育研討會(APSMER)」從 1997 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藉由每次的學術研討會促進亞太地區音樂教育學者的學術與經驗交流。2023 年八月APSMER於韓國首爾舉辦,本次集結許多臺灣音樂教師與研究生參與學術交流、圓桌論壇、口頭發表與海報發表,以下為10位學員參與研討會之紀事分享。
行政與實作發表之研究歲月印記
莊宜錚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教育組研究生
一、行政協助
APSMER研討會開始前,身為學會前秘書的我協助分享APSMER相關資訊,將APSMER研討會的資訊以電子郵件發送給學會會員,邀請大家一同參與。此外,在學會Facebook頁面上發布重要時程、研討會網站更新以及海報投稿等相關資訊。暑假期間建立Line群組,邀請參與研討會的夥伴們加入社群,大家在社群中分享航班資訊、韓國旅遊注意事項以及研討會的最新消息。研討會期間,學會協助統計夥伴們的發表時間,讓大家能彼此支持臺灣老師和同學們的發表。我和研究同學們協助拍照紀錄三天的點滴,包括團體合照、研討會各類型的發表以及海報發表等,於line社群建立每日的相簿,讓大家留下美好的影像記錄。
二、海報發表
學期初,研究所同學和我參考過去研討會海報內容、各自的研究方向、臺灣音樂教育發展以及學會歷年研討會主題,以確定海報內容架構;接著,各自收集資料,一起討論並撰寫海報摘要。最後思考如何在一張海報上呈現內容,讓大家可以清楚理解我們要呈現的主題。能夠和同學一起討論、修改並分享彼此的見解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海報發表分成兩天,我們有機會互相瀏覽會場的海報並與發表者交流。過程中,發現各國音樂教育學者們所關注議題都不盡相同,且海報發表的形式、海報內容以及介紹方式各有特色。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來自日本的發表者,有一位老師分享在幼兒園教孩子木箱鼓的課程,他邀請學生參與製作並透過木箱鼓幫故事書配樂;還有一位老師分享他們教授日本傳統音樂舞蹈的內容和過程,老師讓學生們繪製舞譜,最後在祭典上演出,我發現日本發表者都會準備詳細的海報內容分享給在場聆聽的夥伴,且在交流時都會搭配電腦影音來分享海報內容。
三、工作坊與活動心得
這三天的研討會包含各種形式的活動和研究發表包含keynote speech、workshop、spoken paper、panel discussion。讓我印象深刻是一場workshop由來自馬來西亞夥伴分享 Cempuling traditional music,他們把傳統樂器帶到研討會現場,介紹不同鼓的名稱和演奏方式,最後邀請大家上臺體驗傳統樂器。這幾天研討會中,每天和同學都會討論要參加的場次,我們分開參加不同活動,活動結束後分享和討論彼此所聽到的內容。對我來說這是難得且寶貴的旅行,很幸運能遇到這一群研究所夥伴,此次研討會互相學習也為研究所留下令人難忘的回憶。
先體驗後認知:傳統表演、工作坊與文化交流
吳培銜 /三義高中音樂老師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教育組研究生
就讀研究所的第一學期,教授在課程中介紹了幾個國內外與音樂教育相關的研討會,其中之一就是APSMER,因為APSMER通常舉辦在鄰近臺灣的國家,教授也推薦大家能從它開始參與國際性的研討會,因此參加APSMER的念頭便在心中萌生。因為新冠疫情的趨緩,國際性的活動再度開放,終於今年(2023年)首度參與這場國際性的活動。
今年是第十四屆的亞太音樂教育研究研討會,主辦在韓國首爾教育大學,活動為期三天,第一天為開幕典禮,先由Jong Mo Yang主席、市長以及重要來賓為大家致詞,並由Prof. Hong Soo Lee為大家展開第一場講座。講座結束後是我個人很期待的表演時間,由National High School of Traditional Korean Arts的學生帶來的三項韓國傳統藝術表演,不管是音樂演出或是傳統舞蹈,都是很特別的體驗,我想,這也是參加APSMER的一項迷人之處---能現場聆賞當地國家的傳統藝術,而不再只是透過網路媒體。接下來的兩天研討會正式展開,從早到晚皆排了滿滿的活動,有口頭發表、工作坊、圓桌論壇以及海報發表,因為參與人數眾多,所有場次非常緊湊,很多時候有興趣的主題會剛好排在同一個時段,就只能在其中進行取捨,這是有點可惜的部分!
圖一 開幕式-韓國傳統藝術表演
圖二 達克羅士工作坊
首次參與國際研討會的經驗很棒也收穫良多,從各國參與者的發表,可以發現不同國家對於音樂教育所關注的重點為何,有的跟隨著時代的潮流開始重視科技、AI相關的議題;有的則是為了延續傳統藝術而進行本土音樂教育。在所聆聽的主題中從中思考可以如何運用在臺灣的音樂教育上,這就是國際交流很重要的價值吧!另外,特別想提到,在海報發表時間,因為大家會自由的在會場中觀看海報,更多機會和不同國家的人進行互動及溝通,深刻地感受不同國家與人相處的文化差異,我覺得這也是此次參與國際研討會很有趣的地方!
非常韓開幕式至首爾音樂藝術
羅偉銘 /師大附中音樂老師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教育組研究生
回顧整趟APSMER旅程,到現在都覺得像是一場夢,經歷了太多美好的事物、認識與結交了許多音樂同好、體驗了好多韓國的傳統藝術與文化……促成這趟APSMER之旅,要歸功於老師們在課堂上不斷鼓吹我們「勇敢嘗試」,才能讓我們這些研究「小白」鼓起勇氣在國際研討會上投稿與發表。
這次我投稿的海報發表主題是「Game-Based learning: A lesson plan of integrating escape-room-game into a high school music classroom」,分享我的研究興趣─遊戲式教學,以及我在高中音樂課堂中的實踐成果。在poster session也看到許多關於遊戲式教學相關主題的海報發表,我也向他們請益與交流,許多學者也針對我的海報內容提問、給予許多具體且寶貴的建議,讓我學習到非常多。
在研討會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開幕式的韓國傳統音樂演出,總算親眼看到以前在音樂課本中讀到的杖鼓(Jang-gu)、伽倻琴(Gayageum)等樂器,精神抖擻的大型樂舞演出,震懾了全場觀眾。此外,首爾教大附小的合唱團演出也讓我眼睛為之一亮,不論在音準、音色與音樂的表情變化上都處理得非常細膩,搭配整齊劃一的手勢與動作,看得出來一定是花費了許多時間精心準備這場演出。
來自馬來西亞兩位學者帶領的工作坊「The rhythm of Selangor: Cempuling tradition music」,也讓我見識到不同國家的傳統音樂特色,現場甚至還特別帶來全套的樂器讓大家聆聽與上場體驗,真的非常用心!除此之外,也聆聽了許多來自臺灣的學長姊、學弟妹的口頭發表,讓我在學術研究的領域打開了眼界,並結交了不少新朋友。
此趟韓國行也特別去體驗了當地著名的「亂打秀」,實在讓我嘆為觀止,融合了音樂、劇情、特技、魔術、燈光與現場互動元素,難怪場場都爆滿!此外也到大學路觀看了韓國原創的音樂劇《Only You》,演出場館貼心的為外國遊客提供中、英、日文字幕,讓大家都能有良好的觀戲體驗。
‘Do something today that your future self will thank you for’ --- Sean Patrick Flanery. 是我為這趟Apsmer之旅下的註腳,無論是在教學或研究的旅程上,都要不斷充實自己,而旅行正是看到自己沒有經歷過的人生,期許自己未來持續努力與精進!
絕非僅是學術的研討會
曾義勝 /新竹市立關埔國民小學教師/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專學程碩士
不確定大家對於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想像是什麼?我猜想,不少人想藉學術研討之名行觀光旅遊之實,又或是為了累積國外發表的紀錄,讓自己的學術經歷更加豐富,其實以上都是非常值得讚許的參與動機呀!只要有嘗試報名國際研討會,這就代表跨出舒適圈一大步,到韓國可是要全程用英語溝通呢!不過,如果只因上述兩種動機而報名國際學術研討會,實在就太可惜了!從這次參與APSMER深刻體認,所獲得的寶藏,遠比當初報名時所想像還來得多上不少。
先來談談學術發表環節,很榮幸能被獲選成為口頭發表者,因此有25分鐘的發表環節,其中包含20分鐘的報告和5分鐘的答辯。通常來說,大家都會用盡全力準備好前面的20分鐘,有些同學甚至用心地撰寫逐字稿,詳細安排報告的每一個字。我也不例外,報告的PPT校對不下數十次,還與指導教授不間斷來回討論,希冀能將最精華的內容分享給與會的來賓。然而,令我最難忘的部分並非是在前面的20分鐘,而是後面的5分鐘。在短短的5分鐘內,我們進行「多角的溝通」,一位參與者拋出想法,我立刻進行回應,這時會有另一位參與者延伸追問,我又必須要再絞盡腦汁回應,有點類似論文口考的加強版,非常刺激。在這一來一往的過程中,提升不少「思考的廣度與深度」和「反應能力」,必須在短時間內整合經驗和研究內容回應問題,而且全程都要用英文回答。結束之後因過於興奮,差點大聲吶喊:「我終於破魔王關了!」。
大家有聽過吸引力法則嗎?在APSMER中,因為緣分,認識了許多音樂教育的好夥伴。因為在公車站等公車,來自日本的發表者請教我搭公車的問題,後來就莫名其妙聊起各自的研究方向;因為坐公車,無意間認識師大的同學,邊搭公車邊討論起剛才報告的內容,有沒有很瘋狂呢;因為研討會自由的空間,跟某教授談起人生,「錢再賺就有,但青春只有一次」,這句話讓我堅持夢想,幫助我到寫文章的現在。除了上述的例子,其實還有很多特別的互動,因而收錄了能值得珍藏一輩子的朋友名單。許多在研討會認識的夥伴到現在還是頻繁聯繫,不僅是共同為音樂教育奮鬥的戰友,亦是生活中重要的安定力量,相互給予溫暖與支持。
這次APSMER的經驗實在難忘,結合深度學習和娛樂,從研討會中分享研究、溝通想法、結交朋友,也踏訪韓國首爾著名景點如韓屋村、明洞等,讓出國並非單純只是「玩」而已,還是個非常有意義的學習活動。期待未來能與有志為音樂教育付出的夥伴在國際研討會相遇!
機緣與奮力創造永續
程珮鈞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教育組研究生
在一次偶然的對話中,有同學問我:珮鈞!暑假會一起去韓國APSMER嗎?這突如其來的問題讓我陷入沉思。我第一次聽說APSMER(Asia-Pacific Symposium for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並開始思考自己的學術研究和教育生涯的方向。我發現自己對音樂教育充滿熱情,並希望為學生創造更有價值的學習體驗,因此選擇了以課程實施歷程作為研究內容。
研討會提供了多種投稿形式,包括口頭發表、海報發表、圓桌論壇和工作坊等。考量到我想深入介紹我的研究內容,因此選擇了「口頭發表」這種形式。這為我提供了一個機會,能夠更詳細地分享我的研究發現與課室觀察。
將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擬定後,便著手開始實施課程以及資料蒐集,進行這項研究除了可以更系統性的觀察自己的課程外,更可以進一步獲得量化結果,確切的了解課程為學生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與影響。
這場研討會令我最為印象深刻的部分為海報發表,以往對於海報發表的經驗較多為場地擁擠、發表者和與會者之間沒有太多的時間與空間能相互交流想法,但這次的海報發表提供了充足的分享與交流的機會,讓與會人員就像是參觀一場展覽一般,可以隨時駐足於感興趣之研究,並進一步與發表者互動。
對我而言,這場APSMER不僅是我第一次參加的國際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也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經歷。在參與研討會期間,我不僅擴大了自己的學術視野,更與來自不同國家的研究者建立了有趣的聯繫。我深深感受到了這個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熱情和憧憬,這對我的學術和教育也逐漸產生了影響,這次參與APSMER的經歷讓我充滿了希望和動力,繼續追求我的研究和教育目標。
傳統藝術映照原鄉音樂教學之堅持
闇鴻偉/花蓮縣古風國小教師/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專學程碩士
「2023 APSMER Seoul」是一個為期三天的活動,其間讓我印象最深刻是韓國藝術高中傳統藝術的演出,看著台上演出的高中生將傳統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不禁讓身為原住民的自己有著不同的感受。同樣在學習傳統藝術,為何在原鄉學校卻是如此難推行呢?原住民的音樂教育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或許這也是我為何願意投入音樂教育的行列吧!
口頭報告部分我自己有刻意去找一些新南向的國家,其中一位研究者研究自身語言影響學生在演唱上的困難,這與我在教合唱時有著相似的問題,由於族語語韻的關係,學生時常在演唱時常會遇到瓶頸,經過這位研究者的分享後,讓我在教合唱時多了一個可以幫助學生的教學策略。海報發表的我之前在台灣海報發表時間非常有限,但這次的海報發表卻是我參加過時間最長的一場。但也因為時間延長的關係,除了可以好好地介紹我的研究,更可以慢慢品味其他研究者的研究。不管是口頭報告還是海報發表都讓我受益良多,透過彼此分享來儲備自己的能量,這都是為自己在音樂教學上有所突破。
此次活動對我而言意義非常重大,身為原住民音樂教師的自己,如何將音樂素養傳遞給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經過這次的交流讓我知道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也發現了自己需要精進的地方,更奠定了自己想要繼續踏上音樂教育的道路。很感謝啟發且指導我的兩位教授,因為您們的啟蒙與支持,讓我開啟了音樂教育的視野,使我對音樂教育有了新的認識;也謝謝這次參與的夥伴們,因為有你們的陪伴,讓我在這條道路上不孤單,更堅定音樂教育道路。
Music in the Life, Life in the Music之文化交流
黃郁軒/ 新北市中信國小教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教育組研究生
今年2023年,APSMER(Asia-Pacific Symposium for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在韓國首爾教育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Education)舉辦,筆者非常榮幸能以發表者的身分,參與此次音樂教育研究的盛會。在這場音樂教育國際研討會中,從各個安排的細節中能感受到主辦方對於這場盛會的重視,及對於來自世界各地音樂文化的尊重。
現場報到時,第一時間就拿到了別出心裁的小禮,開幕典禮中,更欣賞了非常精采的韓國傳統藝術表演,表演中的每個段落安排,令人感到振奮,不僅是本身的藝術演出,更多的是能感受到韓國對於傳統音樂文化重視的體現,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接下來,在三天的研討會中,主辦方十分貼心的將相似主題的研究內容、教學分享,安排在相近的地點或是時段,不管是論壇、工作坊、海報發表及研究發表等皆場場精彩。每一個音樂教育者們,在這些分享中,皆不藏私的分享自己多年的精華,從中感受到大家對於音樂教育的熱忱,除了學習上滿滿的收穫外,主辦方更準備了各式各樣的點心,讓大家在動腦之餘,還能補充體力。
在論壇分享中,就是希望大家能充分的表達自己對於該主題的想法,抑或是提出不同觀點讓大家能一起共同討論與發想,在每一個場次的分享與討論,大家都用十分正向的語言相互溝通著,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屬於音樂教育者們的那份溫暖,同時,筆者也因此有幸認識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教育者呢!
此次的研討會主題為”Music in the Life, Life in the Music”,因此,論壇討論、工作坊與海報發表,內容都是時下大家著眼的音樂教學,不論是音樂雙語教學、阿卡貝拉組團教學與經驗分享、世界音樂教學,以及AI應用音樂開發等,每個場次都是分享者的教學精華,場場扎實讓人收穫滿滿。
筆者與夥伴們發表的過程,真的是訓練自己英語表達與其他國家朋友們交流的好時機,是個十分有趣的經驗。APSMER是亞太地區的音樂教育國際研討會,身為亞太地區的一份子,非常推薦有興趣的音樂教育夥伴一同參與下一次的盛會,相信定能滿載而歸!
圖一 海報分享之一
圖二 阿卡貝拉實作教學
圖三 海報分享之二
溫馨台愛與國際友誼的光熱
郭惠如/台中市豐原區豐田國小教師/國北教大音樂系碩士
第三次參加國際音樂教育論壇;第二次參加APSMER;第一次看見那麼多臺灣音樂教育人一起參與盛會。
第一次參與國際音樂教育論壇
第二次參與國際音樂教育論壇
第三次參與國際音樂教育論壇
開幕第一天教授們在群組中提醒大家記得拍團體照,看到大家後我嚇到了,這是我第一次看見那麼多台灣音樂教育人一起參加國際音樂教育研討會。一起互相扶持參與彼此的發表報告同時給予拍照記錄,這份貼心無須言語請求或是提醒而是臺灣音樂教育人特有的溫暖特質。我和研究夥伴雖然是第三次參加國際研討會,但是上場時仍然是緊張的手腳冰冷,早上十點的報告我們在9:30就抵達會場並開始準備,報告開始前十分鐘老師與師丈同時到會場給予我們鼓勵,同時還有多位同樣來自台灣的音樂教育人一起來聆聽我們的報告並幫忙紀錄,在我們結束報告後大家又沖沖得趕往下個場次,給予另一位同是台灣音樂教育人支持。在會場遇見來自中國的研究學者他說很羨慕臺灣的音樂教育學者們大家互相幫忙、力挺。筆者也深深覺得在學習的道路上有這麼多溫暖的人陪伴並肩同行同時是幸福的事。
筆者、研究夥伴和曉嫻老師與師丈
在為數不多的國際研討會經驗裡筆者在這次的APSMER會議中感受到了對研究論點的彼此尊重與包容,記得在美國北伊大教授的論文發表會上提到日本音樂文化對台灣和韓國的影響時,當下有位日本教授口氣溫婉且直接的向教授表達他感覺很不舒服;而教授當下也語氣柔和的向日本教授表達無意冒犯純粹學術研究。日本教授當下接受了且聆聽完教授的論文發表;而教授也在結束後特意走向日本教授向他表達自己無意冒犯的歉意。曾經聽師長們說過在國際研討會上不乏有彼此對嗆事件發生,然而在APSMER研討會上我卻看到彼此尊重與包容。
在國際研討會上認識國際友人這是一定要的行程。在開幕典禮當天認識了來自日本的坂井教授與小畑教授,很巧的在開幕儀式時兩位教授又坐在我們的隔壁,彼此聊了一下也交換彼此的發表論文的時間,之後互相參與彼此的論文發表,也交換聯繫方式,回國後意外的收到坂井教授寄來他著作的書,開心之餘也快快的寄了回禮給對方,同時也相約兩年後伯斯見。在海報式的論文發表時認識了來自中國雲南省的楊漾與來自北京的王慧,與他們交流彼此的學習環境與教學環境後發現,這幾年中國的年輕學者們進步非常的大,不只在想法上在研究的課題上更是進步許多。原本有些擔心會不會遇到小粉紅顯然擔心是多餘的,在不談政治的情況下純粹學術交流,大家一起共渡了美好的學術交流時光。
圖一 小畑教授、坂井教授與筆者
圖二 筆者與來自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的王慧
由韓而生的國際藝術文化
黃宣文/花蓮豐濱國小教師/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專學程碩士
APSMER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和研究者,讓我有機會參加多元主題的研討會,並聆聽世界各地專家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不僅擴展了我的學術視野,還讓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各國的文化和教育。研討會發表形式包含口頭發表、海報發表、工作坊等,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海報發表。海報發表的時間約莫兩個小時,在這個歷程中,走到海報前的研究者會很認真傾聽發表人的報告,緊張之處完全不會遜色於口頭發表。在發表人解說完畢後,聆聽發表的研究者也會給予許多寶貴的建議和鼓勵,讓發表者從中汲取到許多很棒的點子。海報發表的空閒時間,我也會看看其他人的海報,互相交流研究心得。這種跨文化的對話豐富了我的學術經驗,並啟發了我未來新的音樂教育研究方向。
另一個難以忘懷的研討會是關於「Music in life, life in music」的主題。這個大主題探討了音樂在我們生活中的角色,以及生活如何影響音樂。通過參加這個研討會,我開始更深入地思考音樂的意義,並深深感受到音樂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反映著社會、文化和個人價值觀。
在研討會期間,我也有機會和伙伴們一起品味韓國美食。韓國的獨特料理和美食讓我著迷。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同行一起享受美食,成為我們間友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種方式。
我的APSMER研討會之旅充實而豐富,參加研討會讓我結識了來自不同國家和背景的研究者,建立了有價值的學術和人際聯繫。這些連結不僅擴展了我的人際網絡,還啟發了我對全球教育和文化交流的熱情,更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音樂教育系統。APSMER兩年舉辦一次,我已經開始期待下次的APSMER之旅了。
圖一 2023 APSMER at首爾教育大學(由左至右為陳曉嫻教授與作者)。
圖二 作者與Professor Mito解說有關阿美族傳統文化及歌謠。
滿滿能量注入未來國際發表的基石
鄭惟妤/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教育組研究生
在夏日的陽光下,人們各自追求著不同的方式來充實自己,我選擇了勞逸結合,前往韓國體驗人生中的第一場國際研討會。前往韓國對我來說是一趟充滿不安和挑戰的旅程,試想自己既不會韓文,也沒有勇氣主動用英語溝通。在參加研討會的過程中,我發現原本所擔心的語言問題並不是問題,因為從各個國家來的講者們都有自己的口音,這是無法避免也是可以預期的。在APSMER的手冊中已經將所有Keynote speaker的發表內容寫下來,只要在聽之前先瀏覽一遍,就能更容易理解。小型的論壇與工作坊中,講者的語速通常較為平易近人,再加上投影片的搭配,也降低理解的難度。
我認為收穫最大的莫過於能在韓國親身聆聽韓國傳統音樂。在現今網路發達的時代,YouTube幾乎都可搜出設定的關鍵字,但在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課程中,我為學生介紹東北亞音樂,但始終停留在最表象的介紹,因為我無法給予學生更深層、更直接的感受,也因此有機會走訪另一個國家,深入了解其當地文化,是一種極具價值的體驗。這些經歷將成為我未來教授知識時的寶貴資源。
這次參加研討會,我獲得了未來能於國際研討會發表的動力與勇氣。在我所參與的其中一場論壇中,一位講者緊張的聲音都在顫抖,後來他甚至語無倫次地對聽眾說:「我真的很緊張。」但沒有人批評或催促他,反而對他給予鼓勵,我相信這將成為講者一生中的重要時刻,此時我也感受到絕大多數人的善意和支持。勇敢站上講臺並不可怕,成長和發展除了需要勇氣,更需要接受來自他人的鼓勵和指導。只有勇敢突破,才能在生命中留下深刻的感動。最後,特別感謝同行的老師們,一路上給予了無微不至的幫助。無論是解決微小的報名費問題還是整合龐雜的活動資訊等,不辭辛勞地協助我們。這樣的關心和協助,讓我雖處於異國他鄉,始終感到溫暖和依靠,絕不會孤單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