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莊森雄 老師

高雄市立民族國民中學音樂教師兼任輔導主任

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會員

2019年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實務工作坊

樂中閱讀~以神劇『彌賽亞』中「哈利路亞」大合唱為例

       此教學方案理念主要以「聞樂起舞」為主,「閱讀理解」為輔。聞樂起舞為透過流暢的

創作展現音樂的曲式、結構、內涵等,讓聲音具象化,但還是以音樂為重心,舞作乃是對樂曲解析後之呈現(謝鴻鳴,1994/2012);閱讀理解則是透過文本進行擷取訊息、廣泛理解、發展解釋、省思評鑑的閱讀歷程(黃國珍,2019),方案就依循上述之理念來引導學生於神劇『彌賽亞』中「哈利路亞」大合唱進行樂中閱讀。

 

       閱讀「是和無法及時觸碰的人,在時光交錯中與他們的靈魂對話及智慧交流!」(黃國珍,2019)。音樂教學中,演奏(唱)樂曲及音樂欣賞時,就如前述,是師生在時光交錯下,與作曲者進行靈魂與智慧的交流。樂曲更是文本之一,如何聞樂、如何理解、如何創造、進而再發展,是「樂中閱讀」提升學生重要素養之一。再者,聞樂並非多聽或常聽,就能擁有理解樂曲的能力,常聽也是形成聞樂能力的條件之一,但如有透過有效的練習與引導更為理想。

       此外,也期待學生從學習中經歷到愉悅的享受感,挑戰自我、自主學習、參與互動、自然流暢、釐清目的、平衡發展、發揮潛能、實現想法的藝術學習歷程,並期待透過適切的教學策略,建立學生的自主力,進而體現藝術教育本質的創意發想。

       方案架構(圖1)主要以肢體節奏律動,來體驗感受並擷取樂曲訊息,接續藉著文字與圖像進行統整解釋與詮釋,最後的省思評鑑透過聞樂起舞的創作來呈現。

       其中分析詮釋著重於藝術作品與學生之間存在的情感互動。主要透過以下四個面向去引導,分別從藝術作品與情緒(sensation)產生的變化、圖像(images)記憶對作品的判斷、感覺(feeling)的貼切表達、與藝術作品整體的詮釋與看法的感想(thoughts),讓學生能清楚知道自己是掌握藝術作品內心本質(mindsight)的主宰者。

       

        方案教學流程(表1)主要先以肢體節奏律動來感受瞭解樂曲中音樂美感元素構件,並初探音樂與情感間的關係,進而連結文字、圖像與情緒之覺察、反思與創作,最後綜整出對樂曲之知覺,再以「聞樂起舞」來呈現對樂曲之思考、自我認知及跨領域的深層連結,進而提升師生閱讀樂曲之素養。

             

       

        此教學設計亦是「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從樂曲的事實型知識暸解到個別技能的肢體律動、文學、情感、圖像的技能程序練習,透過複雜的過程產生可遷移的概念,進而發展出學生對音樂理解的大概念,建立學生對樂曲理解的原理與通則,更有助於學生「發現」理解事實、技能、概念與過程的學習遷移。

        樂曲從閱讀樂譜就可擷取不少訊息,但加入「聞」後,所產生的訊息就更加複雜多元了。方案實施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對樂曲的理解,能在聞樂起舞創作呈現前的文字、圖像等課程紀錄中,看見他們的思考,也在創作中讓他們思考被看見,​更珍貴的是,「師生」對於樂曲不再只停留在想(think about),而是提升到思索(think with)樂曲的層次。

​       

5FD9B85D-0D28-49F0-9FE6-A09C088289B2.jp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