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站簡介
Total Choir Resources 是一個提供合唱音樂教育者的交流平台,透過Total Choir Resources讓合唱教育者共同學習有關於合唱指揮、增進領導能力及合唱團經營等能力,使合唱教育者充滿信心且享受合唱教學。
二、網站架構
三、特色資源
在Total Choir Resources網站中,特色資源有分別有部落格(BLOG)及廣播(PODCAST),以上兩個介面不需要登入會員就可以瀏覽。
1.部落格(BLOG):網站中討論的內容是與合唱音樂教育相關議題,在部落格的下方會有線上的討論區,提供合唱教育者交流的平台。
四、推薦原因
Total Choir Resources網站以合唱教育現場所遇到的實際情形為主題,這些內容可以給予合唱教育者幫助與資源。此外,Total Choir Resources的Podcast在各大收聽平台都可以免費聆聽,提供音樂教育者不一樣的資源管道,增進合唱音樂教育知能。
提供者:莊宜錚
一、網站簡介
Choral Public Domain Library(CPDL)由拉斐爾·奧恩斯(Rafael Ornes)於1998年12月創立。2005年時,轉換為Wiki的模式,被稱為ChoralWiki,如同合唱版本的維基百科,網站提供免費的合唱樂譜。提供的資源已經超過3702位作曲家的作品,作品數也高於37000多首。
二、網站架構
網站左側的連結,包含主要頁面(main page),頁面當中包含搜尋欄、每日新增樂譜、瀏覽類別等等。在樂譜的頁面(Music scores)中,提供不同的分類方式,來讓使用者搜尋樂譜,類別包含曲名、音樂種類、歌詞語言等等。作曲家頁面中(Composer pages)則提供以作曲家的國籍、年代等分類方式進行搜尋。
三、特色資源
網站中部分樂譜頁面除了樂譜PDF檔案可以下載之外,也提供Midi音樂檔可以試聽,只要點選喇叭的圖案,即可下載。
四、推薦原因
此網站擁有大量的樂譜資源,而且是免費分享給所有使用者;此外,使用者也可分享可使用樂譜,一同擴增合唱音樂的樂譜資料庫。
提供者:巫珮熏
一、網站簡介
Vocal Asia 於2010年成立,是阿卡貝拉純人聲音樂跨國性整合平台,整合日本、港澳、新加坡及中國大陸等地區的阿卡貝拉團體、歌手、創作者以及音樂、表演、資訊與知識,期望推廣阿卡貝拉藝術及教育等。
Vocal Asia將資源整合推廣至全亞洲,甚至與歐美地區等組織或人聲團體進行協同整合,從巡迴演出的安排、音樂創作的合作、各地藝術節慶的整合、工作坊與大師班等,都是Vocal Asia主要目標。
二、網站架構
Vocal Asia頁面的架構包含七個區塊,關於(About)、即時新聞(News)、
消息(Events)、專欄(Columns)、團體(Groups)、行事曆(Calendar)及連結(Links),下方對幾個頁面進行介紹:
Internationale Gesellschaft für Polyästhetische Erziehung(IGPE)
國際多元美感教育學會簡介
陳姿光
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理事
IGPE於1982年,由德國作曲家及音樂教育家羅舍爾(Pro. Dr. Wolfgang Roscher, 1927-2002)教授在奧地利薩爾茲堡的「薩爾茲堡要塞」(Festung Hohensalzburg)一次研討會上成立,並由他擔任學會 Wolfgang Roscher教授理事長至2000年;現任理事長為霍夫鮑爾(Gerhard Hofbauer)教授。
一、網站簡介
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
專題演講:音樂教育哲學之論與思
主講者:林小玉教授
摘錄整理:張儷齡、黃紀璇
一、前言
音樂教育哲學關注之核心議題常探討如什麼是音樂教育、為什麼需要音樂教育、音樂教育目標為何,且任何決定皆隱約反映著教師的哲學觀,包含學生互動之關係、教材之選擇等。小玉教授藉由其經驗引出了音樂教學要教什麼、音樂教學內容是否與音樂本身及作品有關、音樂所傳遞深層的意涵,以及音樂教學方法、教師教學信念等許多問題,並呼籲音樂教師應不斷反思使教學回到音樂的內涵跟本質。經由這些問題她亦從中說明音樂教育哲學是為探究之終極原理原則,以尋求對周全解釋,並有效處理問題,使教師能於決策中將之奉為圭臬。
二、音樂教育哲學之理論歸納
(一)哲學分支
不同哲學分支提供不同的觀點,如「形而上學」關注存在與真實的本質,探討的問題如存在的本質為物質?還是精神?;「知識論」關注知道與了解的本質,探討的問題如什麼是知識或事實?何以得知?;「價值論」關注價值的本質,探討的問題如什麼是道德倫理的價值?藝術的價值為何?;「邏輯學」關注推理法則的本質,探討的問題如什麼是歸納?什麼是演繹?何者為較佳的推理法則?「美學」關注藝術的本質,探討的問題如藝術的本質為何?什麼是美?標準為何?
(二)知識論為本的教育哲學觀點
知識論在乎真理及其得到之方式,如「觀念主義」認為真理應能經得起時代考驗,以理性、理智來分析,希望學生能感受具恆久價值的作品;「自然主義」強調自然之美與個體感官之重要性,尊重學生自發的感受;「實在主義」同樣強調經驗主義,但與經驗有別之處在於訴諸專家;「實用主義」則是希望學生學習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
(三)價值論為本的音樂教育哲學觀點
對於音樂教育的價值是來自於其本質,或作為工具達成非音樂目的,「功效論」認為音樂教育主要傳達品德、健康等非音樂之功效;「審美論」大師如Reimer認為音樂教育之價值在於涵養與美感,因此強調藉由聆聽讓學生深層感受;而「實踐論」大師如Elliott則認為應藉音樂實作以瞭解不同社會文化的音樂脈絡,並成就全人。
(四)美學為本的美感教育觀點
美學關注作品意涵,延伸出「形式主義」、「指涉主義」、「絕對表現主義」三個論點。
(五)當音樂教學和音樂教育哲學相遇
小玉教授以兩個影片,分析個別影片於(1)知識論為本的教育哲學觀點、(2)價值論為本的音樂教育哲學觀點、(3)美學為本的美感教育觀點等三面向之取向。揭櫫音樂教育哲學和吾人音樂經驗之關聯。
(六)主講人的音樂教育哲學轉變歷程
小玉教授分享其音樂教育哲學的四個轉變歷程。「一無所感期」見於在國中教書時期,沒有認真思考過音樂是什麼、為什麼學校要有音樂課程、音樂課要教什麼。「對美感論照單全收期」係指其於美國進修碩博士時,感受到美感論的氛圍,讓她認為「教育所有可以被感覺的事物」等美感論觀點的重要性,透過音樂的本質,例如聲音,即使不一定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演奏者,但是能夠願意去聆賞音樂度過他的美好人生,就是成功的音樂教育。「徘徊顧盼於美感論與實踐論期」則始於任職於大專校院階段,接觸實踐論之觀點後產生的動搖。小玉教授認為,實踐論重視脈絡、聆聽、實作,跟自己學習音樂的過程比較接近,畢竟我們喜歡音樂,不只是聽音樂、學習音樂理論,而是在彈鋼琴的過程中,得到喜悅,並對音樂、歷史、社會、情感有更多的體會。「不停反思之辯證期」則為現今狀況。她如今多認為音樂教育哲學應從學生的角度著眼,仍需關注音樂的本質,但主張音樂教師之音樂教學應可會多帶一些人之所以為人、包括個人的經驗、社會經驗、歷史文化脈絡等。也就是說,相對於初為人師時視音樂教育哲學為師資之路上的非必需品,小玉教授如今深信哲思的引導在師資培育的過程中至為重要。
三、音樂教育哲學之現象省思
(一)哲學VS. 信念VS. 倡議
探討音樂教育哲學時,有一些字詞常被通用,但其實各有其意涵與分野。「哲學」是關注自己的反思也重視實踐,因此「哲思」不能夠只停在「思」,要重視的是「實踐」;而「信念」是關注自己的相信,也理解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例如在教學中常見的:「我認為在音樂課上讓學生有機會去創作是很重要,可是一個禮拜只有40分鐘,也不知道怎麼教創作」,這個部分可以看到實踐是較弱的。「倡議」強調對政策制定者及一般大眾等利害關係人,說明自己的哲學或信念,以爭取支持,促成落實。在國外因為音樂不是必修課,因而必須捍衛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而國內因為藝術教育是必修課,所以比較重視。總結兩個重點:第一,不要連信念都沒有。第二,有了信念後要化為實踐,即可成為真正的哲學,並有機會可以去「倡議」,為音樂教育發聲。
(二)學科本質VS. 跨域
以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的「這堂什麼課?」為例,提出重要觀點,主張學生在跨領域的課程裡面,是看不到科目的分際,跨領域是現在的走向,因此讓音樂和其他科目連結是重要的,不論跟哪一個科目合作,重點是要站穩音樂的本質,且這樣的連結必須是有意義的。小玉教授主張宜謹守的音樂本質有五,其一,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因此要讓學生「聽」,音樂是先產生才去歸納定義,所以在教音樂時要用音樂來教音樂,讓學生去感受聆聽後再去歸納,學生就會豁然開朗。其二,音樂是「時間的」藝術,有前後脈絡才稱為音樂。小玉教授以張巧燕老師為例,她要讓學生去做相關活動時,一定會先給「脈動」,或是前奏,之後才會是正式的樂曲內容。其三,音樂是「表演的」藝術:重視展現的「呈現」與「回應」方式,小玉教授以某鋼琴教師辦理其學生音樂發表會為例,上台者有學了兩個月便上台的非常初學者,雖然該名學生只在中央C鍵彈簡單的節奏而老師在下面伴奏得很精采,基於初學學生因為知道如何去聆聽另外一個聲部,知道什麼時候要彈下去,顯示在音樂脈絡下學習的重要性。而在欣賞音樂時的「回應」,不同的傳統有不一樣的方式,因此要教育學生用比較內在的觀點去體會。其四,音樂是「有組織的」藝術,所以認識「音樂元素」或是「美感原則」是重要的。其五,音樂是「有很多面向的」藝術,如進行跨科目(如和視覺藝術)或跨領域(如和語文領域)合作時,要去思考共通性,尋求「有意義」的「連結」。
(三)教學轉化
小玉教授以反思音樂教學法轉化為例,要成為著名的教學法的目標為:理念高遠、內涵系統化、成效卓著。不一定要對某一個教學法特別厲害,而是要思考共通性及價值。第一個共通性為: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手號及律動須藉由樂器合奏便是此概念。如同蒙特梭利名言:「我聽過了,我忘了」,表示音樂是抽象的;「我看見了,我記得了」,加入視覺,會記得較久;「我實作了,我理解了」。不執著特定的教學法,便要想辦法用比較具象的方式跟學生互動。第二個要思考創設意旨與現今學童經驗之異同,柯大宜教學法以當時孩童常聽見的民謠做為主要基礎素材,而現今的兒童聽的是流行音樂,所以在現今教學中選擇五聲音階的樂曲,是因為要保存而不再是因為其為熟悉的周遭聲響,其具有文化傳承的意義。第三個重點為在面對任何教學設計的時候,要去思考背後的意涵,理解特色背後的意義,以利轉化。例如柯大宜教學法的音節節奏名,是藉由聲音的長短來區隔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屬於音譯;景興國中張巧燕老師的律動是用「走、跑跑、飄飄飄飄」,是跟學生討論之後根據動作的意象產生出來的,屬於意譯。
(四)在地VS. 國際
鄭方靖教授在美育期刊上一篇文章《給我一顆本土的腦》提到,一群臺灣的音樂老師參加國際音樂營,最後的惜別晚會中,主持人請各國教師唱首本國的兒歌,臺灣團教師上去唱的卻是《兩隻老虎》,這是法國的歌謠,全場疑惑,教師再重新討論,卻找不出一首確定是具有臺灣音樂特質,又是大家共同會唱的兒歌。因此本土是根,是需要被扶植,而為什麼其他國家的老師沒有這樣的問題?本國的音樂有特有的語法、聲音,但是我們本身卻不了解,這是小玉教授覺得比較可惜的部分。
(五)東方VS. 西方
小玉教授在2010年去北京參加ISME研討會,在Dr. Bruno Nettle的演講中提到多元化,而他放了30幾首歌曲,歌曲中有各種微分音、節奏、多聲部的複雜性,相較起來本國的調性音樂是簡單的,但是如果我們都不了解世界上的事,也從來不去思考自己的根到底是什麼,這是可惜的。
賴美鈴教授跟莊敏仁教授在2010年的文章提到,在2009年到中國廣州去參加研討會時,邀請Dr. Elliott主講,也邀請謝嘉幸教授主講「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在這個論文前言就清楚的闡述,當音樂教育者還在為音樂教育哲學究竟是審美、哲學、還是實踐哲學而爭辯時,一個古老的聲音在地下深深的嘆息:「我們的根在這。」中國大陸對在地文化傳統的一個保存,是很積極的,小玉教授覺得我們有可以更努力的地方。
(六)學門論點衝突
小玉教授在演講中舉例,不同學門的論點不免於做法上或精神上有所衝突,吾人應掌握大原則,以追求合宜的教學目標。音樂心理學研究和音樂課程理論會有所衝突,如音樂心理學Dr. Gordon,他的音樂發展關鍵期是九歲以前,但從課程理論的角度來看,應該先整合再分化,因此音樂課在國小一二年級,是整合在生活領域,但往往不是由音樂老師來上課,而是由導師來進行教學,導師如果沒有音樂專長,學生錯過了學習音樂的關鍵期是可惜的;因此如果音樂老師有機會教生活課時,要非常珍惜並帶好課程。而音樂心理學研究和音樂教育哲學論點也有所衝突,根據研究,古典音樂在音樂偏好的研究結果排行第二,流行音樂排第一,照理應該要讓學生多聽流行音樂,但以音樂教育學的觀點,應該要扮演文化傳承教育的責任。音樂心理學研究和音樂教材教法的論點也有所衝突,音樂心理學強調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風格,而不同音樂教學法也有不同的取向,因此要去思考如何去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對音樂老師來說是一個大挑戰。
(七)音樂教育研究之價值、挑戰與限制
1. What was (歷史研究,包含考證、旅行、請求、比對)
2. What is(敘述研究,如個案研究、內容分析、調查研究)
3. What will be(實驗研究,包含操弄、控制、統計)
4. What should be(哲學研究,包含邏輯、思辯、書寫論證)
(八)音樂教育哲思
身為音樂老師,要對音樂的本質解讀與省思,並要對社會期望有所了解及掌控,且要對於脈絡有所體察與實踐,並要注意在教學中不能沒有脈絡。小玉教授舉了樂曲與個人脈絡的例子:唱國歌的經驗運用在上行大六度的聽音經驗;樂曲與歷史脈絡則為西洋音樂史考試配合聽音題,音樂和歷史及社會文化是有關聯的;而在分享映蓉老師的音樂課堂中,透過學生的分享可得知學生對於莫札特的財務觀非常有興趣,便可以將議題與歷史脈絡結合,探討如果莫札特在現代應該需要什麼財務資源。
四、聽眾回饋
小玉教授從求學到教學一直持續不斷地研究,如同音樂教育哲學的探究旅程,帶給我們許多的反思,如同音樂教育心理認知學派常常最後講到這個「頓悟」,就是「啊,我終於懂了!啊哈!」那個感覺。聽完老師非常厚實的內容後,我們會有一些靜默,我們需要一些silence,因為我們在深深品味與感受這個keynote 的內容,帶給我們的impact。如同最後教授提到,我們要時時反思音樂的本質,以及它於置入的社會文化脈絡之趨勢與意義。
專題研究論壇:音樂腦科學研究
與談人:謝仁俊教授 、呂靜宜教授
摘錄整理:李品潔
子題一:音樂、藝術與腦科學
腦科學與音樂藝術、神經美學及神經教育學為密不可分的學術領域,透過腦科學研究,將可探討藝術、美學體驗及對教育與社會的重要性。
(一)藝術專業人員,有領域共同性及特異性
根據fMRI的技術發現:
1. 領域的共同性,比如說美學的感受,對於不同的藝術專家們,或是專業學習者,對於美學的經驗為共同體驗。而把這種美學經驗從腦部裡面找到神經學的證據就為領域共同性。演奏家在演奏樂器時,大腦某些腦區之神經活性會增加。
2. 領域特異性:舞蹈跟提琴為兩種不同藝術表達。一是用自己身體的肢體語言;二是透過樂器把音樂化作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雖皆為藝術的範疇,但表現之媒介、途徑不一,此為領域特異性。當演奏者處理音樂時,不同的音樂認知元素會涉及至許多不同腦部的區域。
(二)透過音樂學習改變大腦
運動會造成人類大腦運動皮質區變厚,及大腦連結的複雜度增加。套用於音樂學習上,以學習讀譜為例,整個視覺記憶的廣度會影響腦部結構。 從fMRI的結果,可以看到演奏家在彈奏大提琴的時候,有些腦部區域,其神經活性是增加的,並透過局部腦區的血氧程度來觀察神經活性。
透過 fMRI 之技術,讓我們知道參與音樂處理(music processing)的腦部結構改變發生於大腦的哪個位置。這裡說明在音樂的領域裡面有很多的特質,包括音色、音高、音頻、大小聲與速度,會牽涉到非常多認知的元素。然而這些所有的生理、心理的表徵,透過 fMRI技術,我們可以知道,大腦是什麼樣子的迴路在處理音樂相關的元素。
(三) 音樂專業人的共同性與特異性
運用VSI 或 VDI 技術來測量大腦纖維的走向,所謂的 VSI 及 VDI 就是說,腦區跟腦區中間要穿過好多神經纖維來聯繫、傳達、建構整個的運作。所以這是一個腦成像、腦部顱照影的技術,讓我們直接可以看到大腦的白質與神經纖維。研究結果如下:
-
領域共同性:研究對象為30 位聲樂、30位鋼琴主修的學生。大腦裡有一個區域叫做杏仁核,是我們偵測外在環境,或者是自己內在的情緒起伏一個最基本的神經結構。這兩種藝術家,杏仁核在大腦裡的區域連結並未有顯著差異,因此主修聲樂與鋼琴之學生在情緒方面的神經結構,未有差異。
-
領域特異性:聲樂家因為學習語音的控制,包括音調等等的處理,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歌詞的內容,多與語言有關係,因此在鋼琴跟聲樂這兩組中,學聲樂的人其與語言有關的左腦區的連結增加較多。如果是學習鋼琴因使用雙手(一般人都是用右手比較多),右腦控制左手、左腦控制右手,因此相較於聲樂組,鋼琴學習者的右腦至其他腦區的連結,遠較於學聲樂者多。
(四)藝術學習者的神經迴路養成
在預備養成的過程,各種藝術皆會經過encoding(編碼)的過程。從腦科學的角度,使用同步打擊樂的方式來實驗。研究結果發現,具有專業訓練的打擊樂家同步打擊無誤差,相較於未學習打擊樂器者有顯著差異。研究發現演奏家於長期訓練一段時間,會出現記憶與固化(consolidation)。主要是指神經與迴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在訓練、優化。使得神經迴路會形成彼此間之連接非常緊密。
(五)藝術者之創造力與腦結構
根據ATTA(陶德斯創造力測驗Abbreviated Torrance Test for Adults)測驗,研究對象三十多位視覺藝術家參與研究,發現相較於一般對照組,視覺藝術家在創造力、獨創性及熟練度相較於未學習者來得高。從小訓練孩子創作藝術,可培養腦部各個不同的系統,使各個系統優化後可處理更多事,其自動化將可從事創作。
舞蹈家有兩個腦部區塊為特別高的,一是大腦的背外側前額區(有關於邏輯思考、訓練、學習一些舞蹈的規則,就像音樂有音樂的規則、畫畫有一些畫畫的法則)這個是跟學習法則有關;二是基底核,是與舞蹈學習活動的記憶、對肢體動作的控制有關。研究顯示,如果舞蹈家創造力原創性越高,其大腦的背外側前額區與基底核間的神經連結就越低。 因為鬆綁了(背外側前額區)對於肢體動作的監控,使得保存在基底核中的舞蹈動作資訊能被舞蹈家更有效地提取與運用,就會呈現更自在、創新的肢體語言。
子題二:音樂與神經可塑性
神經教育學(Neurieducation)一詞出現於2006年,為現今教育界中一門新興學科。透過對於神經教育學之認識,藉此讓音樂教育者們,於教學現場實施音樂教學時,能反思自己所設計之音樂教學活動如何影響學生的腦發展。運用音樂活動使得學生的腦產生正向與深遠的改變。本主題提供聽者思考:(1)身為音樂教育者為何需要學習腦科學?(2)音樂教師的教學如何活化自己的腦與學生的腦?(3)學習音樂對於腦的幫助為何?主講者以Ted影片來當作舉例,進而讓參與者認識神經教育學及其對於音樂教學之重要性。
(一)孩子的大腦會因學習音樂而有所不同嗎?
探討學習音樂是否會改變孩子的大腦,主要是在講述:(1) 用音樂作為一種工具來幫助改變大腦;(2)神經教育學對未來的重要性;(3)音樂能夠協助並塑造大腦的發展;(4)神經影像對於音樂認知科學研究的結果,主要著重於節奏部分。
(二)聆聽音樂(listening to music)
聆聽音樂時處理音樂及語言訊息的腦部區域為顳葉區,是聽覺主要發生的地方,前額葉是負責短期記憶,頂葉區是負責空間處理,枕葉區是負責處理視覺信息。由此可知,音樂活動是會讓全腦一起動起來的。根據影片得知:(1)視覺區負責處理閱讀樂譜;(2)海馬迴負責音樂記憶和音樂經驗;(3)聽覺區負責聆聽聲音感知並分析音調;(4)演奏樂器時的觸覺回饋會回到感覺區;(5)胼胝體為連接到大腦兩腦半球的白質;(6)運動區負責演奏樂器時的動作;(7)前額葉負責控制音樂行為、音樂表達和決策;(8)伏隔核和杏仁核參與對音樂的情緒反應;(9)小腦負責在演奏樂器時的運動以及對音樂情緒反應發揮作用。
(三)大腦發展具可塑性
主要是在探討神經生理層次和運動技能使大腦皮質重組的改變,也就是大腦去發展可塑性。特別以小朋友學習鋼琴為例。這支影片主要在談論音樂治療如何改善大腦功能。音樂治療是運用音樂以維護改善大腦及身體健康的技巧。影片分為以下幾個部分:(1)音樂用於巴金森氏症的治療;(2)神經生理層次和神經傳導素,特別是多巴胺對於音樂神經可塑性的影響;(3)音樂治療的個別差異,最好使用個案偏好的音樂進行治療;(4)使用音樂與噪音進行音樂治療的不同效果,音樂效果會比噪音好得多;(5)節奏會使神經元同步活動,更容易產生新的神經連結;(6)音樂可以激發全腦活動。
(四)活到老學到老:玩音樂能強化大腦
內容分成以下部分:(1)講述了音調、音高、音色等特性;(2)正弦波是一種基本的波型,其特點是具有單一的頻率聲音,聽起來相對純淨,在音樂聲音工程或實驗中通常用來測試音響系統或創建特定的音效;(3)腦會對音樂會有一定的預期走向;(4)音樂能夠誘發心靈和身體的情感狀態;(5)音樂治療用於巴金森氏症治療的效果;(6)音樂治療用於創傷性腦損傷;(7)音樂的多感官模式;(8)音樂家的大腦與眾不同的地方。
(五)從聆聽到享受音樂如何轉變我們的大腦
Dr. Robert Zatorre提到:(1)音樂如何啟發他(Dr. Robert Zatorre)對音樂與大腦研究的熱愛;(2)聲音的感知和產生聲音的運動系統以及聲音的種類在大腦中的區域連結;(3)在某的實驗室中他們將小提琴家運功的軌跡視覺化,強調音樂訓練能讓我們的精細動作更加精緻;(4)談論到音樂訓練會改變大腦結構。越早開始接受音樂訓練,大腦的改變越顯著;(5)如何從音樂中獲得愉悅的感受,大腦的愉悅接受區塊為紋狀體。結論的部分:音樂有巨大的力量吸引著我們,讓我們感受到情感並改變。結合了腦中兩個非常重要的系統:認知與情感。透過將科學與藝術結合,我們實際上可以獲得更深層的想法。科學與藝術不是兩個獨立的領域,如果想要改變,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將科學和藝術結合在一起。
(六) 學習樂器可以增強大腦
在影片第一部分呈現了人們聽音樂時大腦內部的情形。人會將音樂分解成旋律、節奏等元素,然後再重新組合成一個完整的音樂體驗。第二部分談論到音樂家的大腦。當音樂家在演奏樂器時,幾乎同時動用到大腦的每個區域,特別是視覺、聽覺及運動皮質。第三部分談論聆聽和演奏音樂最明顯的差異在於後者能增加大腦胼胝體的容量與活動。
(七)聆聽音樂時的大腦活動
演講者提及音樂在演化上的意義。他提及音樂和語言在大腦有許多重疊的部分。透過音樂,我們有一個共通的語言與他人溝通,而且深達古老的腦部結構-邊緣系統:它也是大腦酬賞系統所在。除此之外,音樂又可以連接到大腦其他部門,像是動作、記憶、音高判斷和節奏的腦區。以大白鯊的影片為例,使用不同配樂對於相同影像的情緒解讀。利用腦波圖以及當場展示人們在聽到和諧、不和諧的音樂時,與符合音樂預期與不符合預期的即時腦波活動。提到音樂治療使用在不同的神經病理以及音樂在教育領域的重要性。
主講者強調如何讓樂齡者透過音樂藝術來享受生活,為當今重要議題。我們可以透過音樂發揮其創作力,讓他們大腦重新再點燃、重新活躍起來。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對於美的審美及判斷並不會因大腦的能力而停下。由此可知,年紀大的人,一樣需要不斷地學習、成長。雖然老年人的大腦會隨著時間、年齡而退化,且在認知的訓練上,速度會變慢以及大腦的神經元會慢慢的凋零,導致連結減少。因此身為音樂教育者,其教學對象為樂齡者時,可給予其神經可塑性的策略性就會不一樣。像年輕的音樂家,他們的技巧是多麽得厲害; 但隨著年紀越大,音樂漸漸不是以技術取勝,而是他的音樂性與意境。因此使得這時候的音樂是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總而言之,只要我們願意用它,我們腦袋的可塑性會在我們人生的任何階段不停的發生。
達克羅士雙語教學工作坊
主講者:謝鴻鳴教授
摘錄整理:尤承惠
一、中斷卡農
讓學生用手輕拍大腿,觀察是否能跟上基本拍的速度。做4/4拍的動作,停在最後一拍,教師說出提示語:該你,學生把剛剛教師的動作做出來。期間需要調整速度,保持70%的學生都能夠跟上。so 現在here we go,我會請他們坐在地板上,然後我會請他們patting the beat, 輕輕地拍基本拍,could you pat your beat on your knee? 然後我會說的是1234 (拍拍拍拍)2234,該你,我會先做44拍的動作,這個是「中斷卡農」,然後我會停在最後一拍的動作。
二、卡農
學生做的動作不能與教師的動作同步,藉由學生的錯誤,提醒他們,從錯誤中學習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在每堂課的練習,記錄下學生能夠完成的小節數,每堂課以超越上一堂課的小節數為目標。這樣的目的是能讓學生累積經驗,不需要每次都從頭開始。
進階的練習是挑選一個學生到台前扮演老師剛剛的角色:做動作。這時候教師彈琴並口頭數拍,台前的學生僅需專心做動作。學生在做動作的時候,可以盡情運用空間,坐下、起立的動作都可以運用。當你坐著,下一小節是起立的時候,就形成一個空間,就是織度(texture),卡農必須有紋路、有織度,節奏的疏密,可以用速度來表現。例如:你前面的速度屬於快的,下一個速度就可以變成慢的。所以在普通的教室,可以讓學生在桌子上、椅子上、站起來、轉圈,甚至可以拍拍其他同學都是可以的。當我在教學的時候腦袋裡想的就是melody, rhythm and the harmony,和聲的部分其實是老師彈奏給學生音效,而不是學習這個名詞而已。
三、達克羅士音階-中斷卡農
為了讓學生釐清音名唱名的概念,讓學生練習達克羅士音階。達克羅士音階是從中央Do開始,往上一個八度。音階其實就是音的台階,當音階往上走的時候就是上行,音往下走的時候就是下行。教師指導語:Put your fist in front of your belly button, here’s my central Do. Same tone, same place. A different tone changes hands, please copy me, let’s do the interactive cannon. 當教師給予非常口語的指導語時,學生還是聽得懂。雙語音樂課很重要的是,我們是音樂課不是英文課,不要害怕口音,重要的是能夠溝通,學生聽得懂教師想表達的就足夠了。除了講話用字簡單、抑揚頓挫也是很重要的,並且,每一句話都加上動作學生就更好理解了。另外,鼓勵老師也準備讚美語,Ok, good, not bad, great, excellent, super, I’m impressed,當然錯誤的時候也會說again,但就是不要吝嗇給學生正向回饋。
四、卡農
教師繼續唱、做,學生模仿教師先前的音與動作。這個是模唱,模唱就是老師彈、唱,學生作,目的是要確認學生的動作、視覺、認知是連貫的,檢視手部的動作是否與音高一致?是否在正確位置上?由此可以了解學生的程度與學習概況。在練習的過程中,就算學生已大部分都跟上,仍要假裝當中有人做錯,藉此公開示範學生的錯誤,例如音準正確但音名錯誤、運用不同手比同一個音…等,這樣的調整能讓學生更快進入到下個階段:聽唱(dictation)。 聽唱就是老師不唱出答案,讓學生自己去聽、做。學生到了這個比較複雜的街段,會漸漸地無法跟上,這時可以跟學生說,當跟不上時,就變成休止符,耳朵繼續聽就好。
五、跳跳豆jumping tone
這個活動需要八位同學站在台前,每個人代表一個音,當老師邀請你的時候,請你跳起來。其餘坐在台下的學生,請做拳頭音的活動。Now I will need the eight people, so please line up here. 好這個我們叫做jumping tone《跳跳豆》so this is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everyone presents your own tone,每一個人代表你自己的音,when I invite you 當我邀請你的時候 you have to jump up. Ok let’s try. [do re mi do, after I invite then you do.所以我們都是四拍 所以我唱完了之後才是該你,不用同步]. [do mi sol sol sol, (跳跳跳跳跳)la sol fa mi re, re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Nice! great]
一般的學生全部的音都唱,如果是只有唱自己音的時候,我們在練習的就是一個inner voice的技巧。很專心、心裡要想那個旋律、跳起來有點難、要跟前面接好、要很專注自己那顆音、要非常注意、默契要非常好。 所以其實你在當下就會很清楚該到我的時候,全身sensor都是打開的。活動進行時,教師七成的精力放在台下學生身上。當台上學生在熟悉自己所代表的音時,全身的細胞都會非常專注,為了能接上前面同學的動作。此外,台下的同學可以加上額外的指令,如:聽到Sol時拍打大腿、聽到Fa時拍雙手。
六、手臂指揮 arm beat
手臂指揮叫做arm beat,就是把指揮手變成手臂,原則是最後一拍都是雙手朝上(up),第一拍都是朝下。兩拍的口訣是:下 上,down and up. 三拍是下 外 上down out-side and up, 四拍是下 內 外 上down in-side out-side and up, 五拍是下 內 前 外 上down in-side front out-side and up, 六拍是下 內 前 翹 外 上down in-side front raise up out-side and up. 最後,練習五拍六拍混合:下內前外上,下內前翹外上。如果練習一隻手作3一隻手作4, 3跟4最小公倍數是12,所以終歸有一次是兩隻手舉高的。
七、音畫
運用聖桑的水族館練習,讓學生從不同的樂段用手畫出∞,並且在鋼片琴的片段,隨著樂句表現下行的手勢。b段的時候鋼片琴手借我喔,這個是像星星魚,how it’s go? It’s descending or ascending? 在第二拍說「燈亮」here we go, 還有,我們的手畫的是infinity無限。
123456, 123456, 12345678910111213, show me, yes it’s descending, excelling again!
123456 123456 12345678910111213 , ok descending, 那你就可以問他說在這個海洋裡面哪一種動物是會噴泉的?鯨魚,那你就可說when you hear the bubble, 請你噴水要站起來。
[音畫活動 123456(畫8) 123456(畫8) 12345678910111213(畫8) 然後星星魚的時候你就畫電話線]
謝鴻鳴老師利用實際的達克羅茲教學活動,每個步驟仔細清楚地講解,讓參與者能夠從學生的立場學習,也能親身體認在進行教學時所該注意的細節。此外,活動面向廣泛,節奏、旋律、和聲的元素都包括在這些活動中。另外,雙語的融入也令參與者印象深刻,謝老師所分享的提示語都是十分實用的,除了簡化用詞,也注意音調語速,更加上手勢的提示,讓雙語能夠很簡易的成為溝通語言。
行動研究論壇:質量混和從心出發
主講者:陳曉嫻教授、黃靜芳教授
摘錄整理:張毓紋
子題一:動起來才行之音樂教學研究
一、什麼是研究?
研究是有特定目的,且為了達到特定目的而需要許多方式來完成。
二、什麼是行動研究?
研究最重要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行動研究來自於研究者在實際現場發現問題,希望有一個解決問題的策略。而行動研究最起初是來自於教育現場。
三、教育現場會有什麼問題呢?
學生學不會的問題?不確定教學成效如何?等等。
四、發現問題後,研究者兼教學者可以怎麼開始行動?
這些問題要怎麼解決?所謂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稱之為策略,而這些策略要從哪裡來?可以來自於文獻探討,透過文獻探討,知道一些策略可能可以使用,來幫助研究者解決問題,但最重要的還是要透過『實踐』來確認此策略是否有效。
行動研究就是在實踐此策略是否真正有效解決問題。聽起來很像實驗研究法,但行動研究和實驗研究法最大不一樣,就是行動研究有『調整過程』,但實驗研究法沒有。
五、行動研究為什麼要調整?
目的為要檢討過程。策略加入教學後,研究者可能會發現不是非常適合情況,便可以做調整,這就是行動研究的特徵。但實驗研究法無法做調整,即使發現策略不適合,也只能接受其結果。
行動研究實施內容,再調整後,便進入第二個循環。行動研究的特徵便是有『循環』。在循環的時候,再去實施已調整過的策略,以檢視內容是否有成果。
六、循環是什麼?
研究者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要檢討?什麼時候要改變?因此我最常詢問做行動研究者的問題是,請問循環的主軸是什麼?那要幾個循環有規定嗎?答案是沒有。
什麼是循環的主軸是研究者需要思考,到底以什麼東西當作行動研究循環的點。所以它不會是一個橫向的課程,它必須有個主軸讓研究這去進行循環。
通常,都會建議研究者,不用把所有課程都設計好,先做幾節課,掌握好主軸,再調整做循環。因此,行動研究的樂趣就在於學生和研究都是不可預測的。
七、行動研究還有些點是和其他研究不一樣的地方
例如:行動研究必須有人跟你一起做。可能是專家、同事、同學等,這些人在行動研究中扮演的角色是支持研究者的,通常會提出不同觀點、意見,雖然觀點、意見不一定是對的,但可提供另一觀點讓研究者反思是否要調整。以上都會變成研究資料,讓研究者再去檢視研究該如何進行。
八、怎麼解釋研究結果
評量、資料搜集、分析分類,檢討資料的呈現,是檢視有無達到研究者做研究的目的方法。
行動研究是偏向質性研究,但經過這些年,行動研究慢慢演變成質量並重的研究。也會使用量化的數據,來評斷學生是否有真的學習到內容。例如:大家最常使用的就是測驗,例如前後測,看看是否有達到顯著的結果。另一方面,質性資料也可判斷出學生的學習狀況。利用:錄影搭配逐字稿、訪談、教學日誌、研究諍友、觀課紀錄等。
九、結語
行動研究的目地在於解決問題,尤其是解決專業場域裡遇到的問題,不在於要產生新的知識,協助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讓別人知道此方法有用。用科學驗證的方式,讓別人知道研究者所採取的策略是有效的。大家可以參考。有特定目的、對象、場域。不僅讓研究者獲益,更是讓日後對此議題的研究者,有好的基礎點可參考。因此,現場的老師都很歡迎做行動研究,讓教學的方式更多元且有效。 行動研究最初是欲改善教育現場所發現之問題,希冀身為音樂教師的參與者們,能帶著行動研究初衷回到教育現場,成為研究者兼專業教學者。
子題二:從「心」出發 - 淺談行動研究的音樂心理測量
從『心』出發,這個心就是從音樂的心理學角度出發,來淺談行動研究的音樂心理測量。課室中,當音樂教師進行行動研究,就會有發現學生有各式各樣的心理反應,而這些音樂的心理反應有哪些呢?而觀察到這些反應又該如何測量呢?
一、心理反應的狀態跟機制
(一)心理反應型態
行動研究中,常看到、觀察到的心理反應有哪些?教師於課室中會常發現學生有許多不同的心理反應如:
第一:音樂偏好。例如學生喜歡不喜歡,感受是正向或負向
第二:情緒、態度。例如教師常會播放音樂時,詢問學生的感受如何;以及音樂學習的態度,有些研究甚至會拓展到人格特質等。
而每一種心理狀態都有不同的特性,舉例說『持續性』,在『人格特質』上的確不太會變動。例如學生是外向的個性,那可能他會一直都是這個性格。但『情緒』就是高強度、低持續性的特性。
當我們和音樂在一起,就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反應。會有生理反應(例如雞皮疙瘩)、認知反應、情意反應等,這些反應會受到許多不同影響,North & Hargreaves 於
2008 提出這樣的理論,認為最主要有三個因素影響:
-
音樂:學生是聽什麼型態音樂?流行、古典音樂?
-
情境脈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聽音樂?在音樂會、工作、上課聽老師播音樂。
-
聆賞者差異:性別、年紀、不同音樂訓練等。
以上不同的因素都有交互作用,也如同在課室中,教師可觀察到學生這樣的不同交互作用呈現。例如:某位學生特別喜歡某特型的音樂,那可能就會有喜歡同類型的同學們更有互動等。在行動研究中,就可以將其互動看得很深入清楚。
(二)BRECVEMA 模式
Juslin提出來的BRECVEMA 模式。音樂引發心理反應機制,從生活中觀察到七個面向,後來又提出第八個美感評價。
-
『腦幹反應』,可能大家會覺得很專業術語,其實這是很本能的反應,例如聽到一聲巨響,我們人就會有很本能的反應動作。所以最經典的範例就是海頓的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
-
『節奏同步』,相信大家也都很有經驗,例如聽到很有感觸的音樂,身體會跟著同步動作等,生活中也有各式各樣的經驗,例如運動會裡面的拔河。運動員會配合的鼓聲用力。
-
『評價制約』,這個十分常見,例如俄國科學家帕夫洛夫(Ivan Pavlov)的狗狗古典制約。在音樂的制約也很常見,在課室中,很多老師都可以觀察到學生有這樣的反應,而『少女的祈禱』也是個常見的舉例。
-
『情緒渲染』演唱會就是很好的範例。
-
『視覺心像』在音樂教學上也很好被使用,例如聽韋瓦第的『春』可以做出音畫,可以畫出小鳥、感覺或任何腦海中浮現的東西。
-
『情節回憶』例如社區大學的學生,因為年紀較長,雖然記憶已經沒有很好,但許多研究發現,讓他們聽年輕時的音樂,他們居然可以說出當時的細節等。所以音樂在喚起情節回憶的功能是很強大的,因為音樂會在重大生命歷程中做連結,處存在腦海中。
-
『音樂期待』有時候觀眾會對音樂有所期待,可能期待越大張力就越大。
-
『美感評價』這是學者最後提出的,因為前七項都是在生活中可被觀察的,第八項比較抽象哲學,因此學者就最後加上去。例如哲學的派點、價值等,美感評價是需要經過一些訓練,有些美感標準,不同的美學觀、樂曲價值而產生心理反應。
身為音樂教師,在哪些地方可以著力、幫助學生呢?例如『音樂期待』,可以把音樂的結構、發展等,介紹的更深入,讓學生產生反應。讓音樂伴隨一些好的回憶,讓學生與之更有共鳴。『美感評價』個體發展時間最晚,可能在國小、國中之後,那我們身為音樂教育者可以好好思考的地方。
二、心理反應測量方法
(1)自由敘說
顧名思義:以自由敘說的方式來蒐集資料,就如同剛剛曉嫻老師所提,訪談、學習單文字等都是自由敘說的資料。
自由敘説可以了解真實情靜脈略中逐漸開展的真實心裡情境歷程,量化研究有很多數字可以解釋結果,但無法深入去瞭解脈絡。舉例來說,個案研究的訪談資料,透過文字可以了解資料的來龍去脈,這是質性資料最重要的部分。
質性資料這樣的特性,就如舒曼所說『將光亮從人心靈的深沈中釋放出來,是音樂的神聖使命』; 以及康德所說『壯美是複雜的心情轉換,由於人類生命力受到外在強大的壓迫,產生負面情緒,經過精神的昇華作用,轉為崇敬滿足與更強大的生命力』。
(2)檢核表
相信大家對此並不陌生,就是做一個的表,讓學生勾選符合的狀況。例如Hevner 於1936 提出的音樂形容詞週期表,雖然年代已經很久了,但仍然常被運用在課室中。
其中有八個面向,是教師可用來引導學生做回答的方式。
日內瓦音樂情緒量表,是比較新的情緒量表工具。其中有三大項心理反應,在課室中讓學生檢核自己的感受,也是個很好用的工具。
(3)評定量表
和檢核表一樣有項目,例如快樂、悲傷等,但不是詢問有沒有,而是問等級。Russell於1980年提評定量表向度,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到,不只有正負向還有激發程度。教師可以在播放完音樂後,詢問學生對於此音樂的感受。從低到高是1到5。評定量表所做出來的結果,是可以非常量化的,並且還可以針對想要研究的點做不同的量化分析。
三、挑戰與省思
(1)中文版音樂反應量表
國外已有編制音樂情緒反應量表,但宜考量翻譯為中文敘述之適切性。建議調整為中文版本,或編製中文版之音樂情緒量表。
(2)信效度檢驗與解釋
音樂心理反應量表常面臨信度不高的挑戰,建議由提高效度著手,並參考情意相關文獻,斟酌對信度值的解釋。
(3)音樂情緒的辨識:
音樂中的表達情緒,並不等同感受情緒,在研究過程中應釐清兩者的定義。
不論是從行動研究質性分析重點、量化檢核表與評定量表之設計,到對於使用工具之省思與提醒,都讓行動研究不再天馬行空,而是真正能使用這些工具與學生互動。靜芳老師於分享中也提供許多不同理論的解釋面向,讓第一線音樂老師能更加清楚、辨別學生學習音樂狀況。
國際專業成長論壇:音樂教師國際參與以及專業進修
與談人:陳虹百教授、張哲榕教授
摘錄整理:蔡佳妤
子題一:走出去、學進來,音樂教育放光彩
一、國際參與之經歷分享:
國際音樂教育學會、澳洲國家音樂教育學會、日本音樂教育學會、美國全國音樂教育會議。
二、國際音樂教育學會活動介紹:
自由參加、海報發表與口頭發表。
三、國際參與之條件:
並非經濟、英文好壞與否或是以出國為志向,帶著充滿的熱情可以開啟許多機會。
四、國際參與初期的心情分享:
帶著不安與害怕的心情是一件正常的事情,隨著參與的次數與種類逐漸累積,這些懷疑將被自己的成長取代,最後回過頭來會感謝當初踏出第一步的自己。
五、國際會議帶給老師的成長:
除了結交了來自各國的教育界好友,這些人脈也經常在不經意的時刻帶來驚喜的機會,老師陳述了搭機身旁的好友為他促成合作的契機,說明國際會議是一個人脈的溫床,得以善加利用。
六、來自語言的障礙可以用勤奮彌補:
老師分享了對英文的自信缺乏,反而使他提早、加倍為國際參與的事前準備做了更充足的作業。勤能補拙為亙古不變的道理,若是對國際參與感到畏懼,不妨試著提早為這些難處提早預備。
七、自身經驗轉化為提攜後輩的力量:
老師邀請了三位研究生分享他們參與國際會議的心得,並分享了一路從被前輩提攜、到現在開始鼓舞後進體會國際參與的快樂。提醒在場與會的老師們,未來若是在國際參與獲得美好養分,也不忘將這份「傻勁」的快樂傳承下去。
子題二:哲擇稱奇的紐約音樂與研究風景
一、英文的重要性:
英文成績需要作為國外學校申請之依據,政府頒發之補助也多數需要成績才能爭取,因此,若是希望以交換留學作為目標,英文能力檢定依舊不能忽視。然而大家可以對自己的日常英文帶著更多的信心,去到國外後會發現其實自己的英文真的不差,各國的英文使用者都有各地的腔調,腔調與母語者不一樣完全不是什麼問題。我們只需要把語言當作是一個工具,勇於使用是必較重要的事情。
二、科技部經費申請之分享:
政府各部門經常有不同目的之經費補助,不同的學生身份、留學內容與工作留停都有各自的標準。大家可以善用搜尋系統,為自己的留學之旅省下不小的一筆經費。老師本身使用的留職停薪需要事先申請,方便學校找尋代理教師,這些小細節也是在安排申請時程上要事先留意的部分。
三、國際交換的豐富機會:
包括學生票可以暢遊國外各大博物館、音樂廳、歌劇院、畫廊、美術館,甚至是百老匯的音樂劇。其中,留學在外的身份經常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哲榕老師分享了他曾經答應了同學的幫忙,因而有機會到卡內基音樂廳擔任音樂總監的助理,最後甚至發現音樂會是由久石讓親自指揮。在世界級別的音樂廳與世界級別的音樂家工作,這都是在決定留學海外從未想過的附加價值。
四、親身經歷使教師在教學上更具說服力:
老師分享住在紐約的一年期間,幾乎每週都到約翰藍儂的故居周遭散步,包括欣賞約翰藍儂紀念火炬的音樂演出、披頭四專輯封面的踩點,這些瑣事都將在他的課堂中作為點綴,在他進行搖滾樂的教學內容時,學生因此更像走進音樂史的長廊,親自挖掘豐富的音樂知識。
五、國際參與的心得:
除了上述的幾項具體價值,跳脫固有的環境和身份經常可以帶給人生不一樣的啟發與改變。雖然身為教師,留職停薪是一項難處,但是重回學生身份帶給老師更多的人生經歷,在往後回到工作崗位上,將能將紙上的知識加倍具象的展現給學生,鼓勵大家可以多多嘗試,親自體國際參與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