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4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

image.png

ISME Board任務大解密

陳曉嫻
ISME Board Member (2020-2024)
Special Music Education and Music Therapy Commissioner (2012-2016)

 

      今年(2024)ISME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辦第36屆的世界研討會World Conference,參與人數約1300人,臺灣師生參與人數超過30多位,創史上最高參與國際研討會人數!ISME全銜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usic Education,中文稱為「國際音樂教育學會」,成立於1953年,去年剛歡慶成立七十週年,隸屬於國際音樂顧問International Music Council和聯合國國際教科文組織UNESCO,超過八十個國家參與學會,也是第一個國際音樂教育組織。

圖一 ISME 70週年徽章

      國際音樂教育學會的核心是人,學會的運作也需要人,非營利組織的行政運作以理事會board為主,由全體會員選舉一位理事長與12位理事,任期兩年。既然為國際組織,理事會的組成自然會考慮各洲的平衡,方能在會議上聆聽各洲的聲音、了解音樂教育在不同文化脈絡中的處遇,以產出可行的方案與作為。

      ISME成立的契機為辦理音樂教育國際研討會,至今最主要的任務亦為辦理兩年一次的World Conference和推廣音樂教育。理事長與理事選舉隨World Conference舉行,亦為隔年舉辦。理事可以競選連任一次,理事長則有6年的任期,當選該屆為president-elect,輔助president綜理各項事務,第三、四年則為president,主持所有事務並進行決策,第五、六年稱為immediate past president,擔任輔導諮詢的角色。

      理事Board member在做什麼呢?理事會有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會議內容包羅萬象,例行性的如經費預算審查、國際會議籌備流程,光是會議的籌備就有千萬個細節要討論,舉凡會議舉辦地點、合辦單位、審查委員會聘任等等,都是議程的提案。跟會議相關的議題相當多,除了主流的論文稿件審查外,還有各種獎項的頒發,包括Honorary Life Members、Parson Award等,以及各種獎學金的審查及頒發。這些都由board members以任務編組的方式成立委員會committee,分頭執行任務,再向理事會匯報執行情形。雖說committee由board member來組織,但成員的邀約擴及到所有會員。Board member在找committee成員時當然會從自己熟悉的夥伴開始詢問,像是曾經共事過、研究領域相近、或是知道為人熱心的音樂教育夥伴。如果有人問你能不能協助,請開心的答覆:sure!

      前面提到國際研討會的論文審查是核心任務,審查委員會當然非同小可!ISME的審查委員會稱為Scientific Committee,由理事會遴聘國際知名的音樂教育學者擔任主席。Committee依據主題分為17個theme,每個theme都有theme leader,由theme leader邀請熟知該主題研究的學者七至九位協助審查論文,當然都是雙審制!Theme leader或審查的學者怎麼來的?首先您要是ISME會員,並持續在該主題發表相關論文,您就會認識結交同領域的學者。我擔任過兩屆研討會的theme leader,當我的ISME friends答應協助審查時,我真的充滿感恩(淚)(大家都知道NPO審稿都是義務、沒有錢領的)。Again,在同領域需要審查委員的時候,當人家邀請你,也請開心的答覆:sure!

 

      ISME組織中依研究主題成立八個commissions,另外還有forum和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commissions會在World Conference之前一週舉辦pre-conference,也就是commission seminar。為了強化commissions和ISME的連結,ISME會委請board member擔任commission的liaison(聯絡人)。我曾經待過Special Music Education and Music Therapy Commission,也擔任過commissioner,便自願擔任他們的liaison。Liaison負責照看commission的需求,也擔任其和ISME行政端的溝通。總之,各種信件、訊息往返,越接近活動舉辦就越頻繁。國際溝通以email為主,為求即時性,也會使用WhatsApp或是Messenger,這是個多樣化溝通的時代。

      ISME這個超過七十年的組織,隨著時代變遷也經歷種種轉變。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學會 (Music Educators Association of Taiwan, MEAT) 今年加入ISME的CoPA(Council of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就是為了擴大各國音樂教育專業組織的參與,在2016年之後才增加的。COVID-19改變了世界的轉動,也對ISME帶來很大的衝擊。2020年的World Conference原訂於芬蘭舉行,因為應變不及只能就此取消。Commission Seminar因為規模較小,有幾個commission臨時轉為線上分享的方式舉辦。2022年由澳洲主辦World Conference,從籌劃到舉行就是鎖定online conference的形式。我就是2020年當選board member,所有的會議都在線上舉辦,同一期的board member我都只在Zoom Meeting看過。這次在赫爾辛基,多虧Emily Akuno(現任immediate past president、我們那一屆的president),說要召開2020-2022 board meeting,我們才能同處一室、再次自我介紹。Emily笑稱我們這一屆為the COVID Board。

 

圖二 the COVID Board

      香港教育大學的梁寶華教授是2022-2024的ISME President,很多新的作為和想法都在這一屆實施,像是學生會員的招募和學生組織的成立、因為疫情而開始的Online Café。這些方案都是期望能擴大ISME對各國音樂教育的觸及率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會員,畢竟非營利組織的運作經費大多來自於會費。ISME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都很學術,感覺不是大學教授就無法來發表。No, no, no,這個想法要改變了!ISME理論與實務並進,希望有更多的現場教師參加ISME,分享他們在現場實作的音樂教學經驗。

 

      ISME相關或附屬的組織很多,包括期刊IJME、RIEM、專書出版、各洲的regional conference。每個組織都由專家學者組成,我也曾經擔任過IJME的期刊編輯,平時都是email聯絡,面對面的編輯會議也在ISME World Conference時舉行。期刊IJ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被收錄為SSCI和A&HCI,歡迎大家惠賜稿件!

 

      參與國際組織有各種方式和管道。從我個人經驗談起,我第一次參加ISME是2004年(西班牙),當時真的是初生之犢不怕虎,一個人拉著行李就飛去了,因為我知道我的指導教授Dr. Randall Moore會在現場等我。20年來,我一直跟著ISME旅行,平常不會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最說服自己,如果不是參加會議怎麼可能會去。會員會定期收到ISME Newsletter,當中包含各式各樣的訊息。我當時也是看到IJME在徵求編輯才投履歷應徵,默默的也服務了八年。最想跟大家推薦的還是Commission,因為主題聚焦、參與人數較少,很容易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原來跟著老師參加Research Commission,後來轉臺去Special Education and Music Therapy Commission,都是因為Liza李玲玉教授的緣故。這裡一定要提他一筆!Liza是第一位擔任ISME Commission Chair的台灣教授,她的國際人脈和影響力讓我望塵莫及。

 

      APSMER是ISME Regional Conference,承蒙賴美鈴教授推薦,我自2015年開始擔任APSMER Board member。APSMER和ISME的組織成員當然有所重複,有些朋友兩年見一次,有些朋友每年見一次。2020年參選ISME Board也是偶然。我喜歡在研討會和朋友開趴,但從來沒想過要成為ISME Board。就在那年,接到Search Committee的email,邀請我參選。我著實考慮了好一陣子,心裡一度發懶、覺得競選好麻煩,但又想到承蒙人家看得起我、能為台灣爭光也是件好事,便決定投入選舉了。真心感謝各地朋友的支持,讓我當上了COVID Board(倒),每次開會都是亞洲時間半夜的那種(暈)。

 

      台灣正在推行雙語教育,大家對於英語的認知,也從標準英語轉變為可辨識溝通的國際通用語言。在會議中,我們會聽到各國腔調,大家只求能溝通表達、交換意見。希望本文能讓大家覺得參加ISME很好玩,我們可以在那兒認識結交國際友人,期待著每年或每兩年能夠再相見。有機會的話,也可以構思跨國研究或發表喔!希望之後見到大家的問候語會是:Happy Conference!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Community Music Activity(CMA)

廖元瑄
台師大社會教育系博班研究生
北藝大藝術推廣中心專案經理

 

      2024年CMA委員會與坦佩雷大學攜手合作,於7月23日至26日舉辦了一場精彩豐富的研討會。活動充分利用校園資源,並結合志工的熱情投入,安排了多元化的學術演講、實作工作坊、促進交流的社交活動,以及深入體驗當地風情的遊程。這場盛會為參與者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台,讓大家在學術對話中激盪出創新的火花,同時也能深入了解芬蘭的文化特色。

 

【主題研討分享】

      今年的研討會聚焦於「社區音樂實踐中的永續性」。活動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專家齊聚一堂,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並就社區音樂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的討論。從為期三天的panel中可以看到不少有關數位科技在社區音樂中的應用,顯示COVID-19後音樂學習與交流方式的轉變,以及社區音樂與社會變革的關係、跨文化社區音樂實踐、音樂教育中的包容性及研究方法在社區音樂中的應用,如:透過藝術研究,自我探討脆弱性、身份認同與連結;透過尺八探索中日之間的音樂互動:作為跨文化社區音樂實踐,以及不同地區如何建立永續的跨社區合唱團等;以及酷兒和跨性別演員的身份認同、壓迫與反抗等透過音樂建立對話的空間。

      整體而言,社區音樂教育的研究者們的簡報生動有趣,講者大多穿插精采的影音進行分享,當然也有像是探討音樂的包容性的學者,從批判性教育學及文化研究的理論視角,探討社區大提琴合奏團及教會禮拜團隊兩個不同的群體個案中,在看似平等的社區音樂環境中,仍然存在著隱形的權力關係。例如,音樂老師、社區領袖等角色往往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以及資源分配的不平等等問題,強調通過對話和協作,參與、分享和共同創作的音樂活動,可以促進社區音樂的包容性和卓越性。

      台師大社會教育系博班研究生廖元瑄,長期投入於台灣阿美族原住民社區藝術教育與文化復振的工作,本次發表為其透過現代科技及數位影像傳播技術,採集長者記憶中的祭典歌謠與舞蹈,並藉由社群共學的方式,將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保存、傳承並推廣。此研究為音樂多元文化教學與實踐提供了社群共學模式,有效促進文化多樣性的永續傳承。

與會學者對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存地方傳統文化議題,皆有深入的討論,包括課程如何進行、為期多久時間…等等,同時在觀賞到阿美族長者們吟唱的影音後,學者們對這些珍貴的傳統歌謠展現出濃厚的興趣,想知道長者們吟唱的內容與意涵。此研究成果的發表,不僅有助於臺灣多元文化的永續發展,也讓世界看見臺灣豐富的文化底蘊,為全球文化多樣性的保存貢獻了一份力量,除了在CMA進行口頭簡報外,亦在ISME大會以POST方式呈現。

​​​

【參與記錄】

      CMA委員會於7月23日,在Vapriikki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別具風味的歡迎招待會。獨特的芬蘭民謠樂器—岡德雷琴(kantele)的悠揚樂聲,將傳統與創新完美結合,搭配精緻茶點,讓與會者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交流互動。

      為豐富與會成員的體驗,委員會於7月24日特別安排了一場勞科莊園夏日音樂會遊船活動(自費)。當天,大家從坦佩雷大學出發,在志工的帶領下,一同漫步至碼頭。隨後,一行人搭乘遊船,展開了約兩個小時的愜意航行。沿途的河岸風光令人心曠神怡,為即將到來的音樂會增添了幾分浪漫氛圍。夏日音樂會將音樂、藝術與夏日風情完美融合。即使大雨來襲,也無法澆熄聽眾的熱情,只見他們熟練且不慌不忙地穿上雨衣,繼續享受樂團帶來的悠揚樂曲。

​​

      7月25日會議結束後,主辦單位為大家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芬蘭傳統桑拿體驗(自費)。在緊張的發表過後,與會者紛紛前往桑拿房,享受這份獨特的時光。

【後記】

       本次活動,從行前籌備到研討會進行,主辦方的用心處處可見。擔任志工的坦佩雷大學同學們,專業服務與熱情,以及主辦方建立的社群,都為活動增色不少。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所有參與者倍感溫馨,專心投入研討。主辦方所建立的WhatsApp社群,成為本次活動的延伸,參與者們持續在社群中分享研究心得,讓交流不因活動結束而中斷。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活動最後一天大合照,可惜已動身前往ISME大會來不及合照

image.png

Commission on Policy: Culture, Education and Media
「政策,委員會;政策,我也會」


陳虹百 
ISME Board Member (2024-2026)
Commission on Policy Co-Chair (2016-2018)

      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全球性大會,因疫情的關係,在2018年大會的六年後,今年終於重新恢復實體會議,於芬蘭的赫爾辛基舉辦。每次大會舉辦之前,ISME的各個委員會,如政策、特殊音樂教育與音樂治療、幼兒教育、專業音樂教育、社區音樂等,各自在會前舉辦研討會,針對關注的領域,進行特定議題研討。這些會前會的規模不一,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人,而政策委員會議,今年也有近三十名的與會者。

      ISME政策委員會全名「The Commission on Policy: Culture, Education and Media」,主要宗旨在提供一個平台,串連全球各地的教育者、學者、研究者、政策相關人員,進行各種討論、訊息共享、交流、合作。委員會專注於文化、教育和媒體政策的發展與實施,期望能加強政策與音樂教育間的互動關係。

 

      「政策」一詞,一般給人的感覺較為生硬與遙遠,而事實上,政策是在一個團體組織中,為達到目的所採取的策略,大多數的音樂教育者,都有機會成為某組織中的一員,組織的發展與達到目標的手段,其實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鮮能置身事外;要理解「政策 委員會」其實也能說「政策 我也會」。

      筆者自2009年起加入該委員會至今,曾擔任委員會的理事、聯名主席,也主編過兩本書籍出版。當初指導教授建議參加時,我也曾因「政策」這仰之彌高的詞而心生忐忑,但後來的15年間不間斷的參與,實是因為該委員會為我個人成長、視野、國際連結等等的重要養分。尤其在2014年後,筆者組織政策委員會包含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學者,連續十年對於亞洲地區的各項音樂教育政策舉行圓桌論壇,對於音樂教育的本土與國際趨勢,有更多的掌握,也能將最新的訊息帶回課堂。

 

      今年的政策委員會也在芬蘭赫爾辛基西貝流士音樂院舉行,三天的研討中,學者們分享全球各地在音樂教育方面的成功故事和面臨的挑戰,如拉丁美洲的音樂教育如何促進公平性,亞洲地區如何發展永續的音樂教育,音樂又如何成為社會變革的工具等。會議提供了各地學者探索與合作的好機會,一起尋找在不確定的全球環境中,繼續推動音樂教育的新思維。

 

      為了與在地的文化、政策、音樂教育等脈絡有更深的連結,每次委員會會議的參訪也令人期待,今年會議中除了有nyckelharpa瑞典國寶樂器加上北歐民謠風的表演,委員會還移地至芬蘭重要的世界遺產芬蘭堡Suomenlinna進行,在古蹟中研討最新的AI等政策,真有時空交錯感覺。

 

      ISME政策委員會的人數一向不多,正因如此,與會者就有更多機會深入交流,今年我也與美國的學者分享了師資培育的認證議題,也討論了我們都熱愛的舉重訓練(咦?);和巴西的老師討論了南美發展中的音樂教育,也交換跑馬拉松的經驗(蛤?);還有多年合作愉快的亞洲學者們,在赫爾辛基街頭享用豐盛的發表後慶功宴,爭論不停、笑聲不斷。

 

      行筆至此,自己都發出了的微笑,那是多麼美好的時光啊!知識、心靈、身體都得到了滿足。下次2026的ISME政策委員會,你會跟我一起來嗎?

image.png

圖一 2024 ISME政策委員會在芬蘭堡合影

image.png

圖二 筆者與日本、香港、韓國學者發表圓桌論壇後於西貝流士音樂院外合影

Instrumental and Vocal Music Teaching (IVMT)

廖元瑄
台師大社會教育系博班研究生
北藝大藝術推廣中心專案經理

     2024年器樂和聲樂教學委員會(IVMTC)於7月26-27在芬蘭埃斯波Juvenalia 音樂教育機構舉行。器樂和聲樂教學委員會以增進和支持器樂和聲樂教師的專業發展為目標,關注各種音樂文化的實踐教學。委員會積極探索並推廣創新的教學方法和研究成果,同時也關心音樂家的身心健康,透過「音樂家健康和保健」特別小組,促進音樂教育的全面發展。

 

【主題研討與分享】

      2024年,IVMTC的發表主題明顯轉向音樂學習者與教師的身心發展、身體經驗與身份建構。2024年IVMTC研討會共發表22篇論文,其中16篇探討音樂學習者與教師的身體經驗和身份建構,佔比七成。相較之下,聚焦於音樂教學方法創新的論文僅有6篇。此一現象可能與COVID-19疫情對音樂教育的衝擊有關,顯示後疫情時代,音樂教育研究似乎更傾向於探討個人層面的議題,愈加重視身心健康與生涯發展。發表主題如下:

      相較於CMA與會者活潑的發表形式和多元化的主題,IVMTC的學術氛圍相對靜謐,與會者之間的交流主要集中在問答環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余昕晏教授的分享獨具特色,她將在恆春進行民謠吟唱教學轉譯的經驗帶到會場,和與會者一同聆聽民謠,讓靜態的學術發表增添了生動的「聲音」元素。該研究透過與民謠藝師和學校教師多次互動與討論,開發了一套易學易懂的恆春半島民謠課程,結合當地歷史、文化元素與多元教學方式,讓學習者不僅能掌握演唱技巧,更能深入了解恆春民謠的豐富文化內涵。研究結果顯示,此課程深受教師好評,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效,有效推動恆春民謠的傳承與發展。

      本研究成果不僅在IVMTC會議上受到關注,更在ISME大會上以POST方式發表,不論是IVMTC會議或是ISME大會,學者們對於本研究所開發的教材都表達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對於傳統音樂文化的學習也提出相當多的討論,顯示出對我們研究成果的肯定,也為未來的教材開發與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建議。

      澳洲高等教育音樂學生在時間管理和工作壓力困境的研究,凸顯了此問題對學生健康和學業的潛在影響。音樂學生因學業繁忙、工作壓力大而身心俱疲,此議題在與會者中引起了廣泛討論:

 

 

 

 

 

 

 

 

 

​​​

【參與心得】

 

      IVMTC的主辦單位在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善用網路及數位科技,為與會者提供優質的服務。譬如,為與會者提供了動態攝影的交通動線指示。透過精準的影片導引,即使是第一次參加研討會的學者,也能輕鬆找到會場,展現了主辦單位對細節的用心。另外,為方便無法親臨現場的學者參與,主辦方特別在臉書設置線上直播會議室,讓學術交流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

      本次雖然因時間關係未能全程參與IVMTC研討會,但透過臉書上精采的影音記錄,仍能深刻感受到會議內容的豐富與學術性,期待下一次能有更深入的討論與交流分享。

​​

音樂教學/學習者的身心發展

音樂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

  • 成為初級和更優秀樂器教師的身分建構:一項質性研究

  • 職業健康教育對音樂學生和教師:一項範圍評估

  • 大提琴家學習和教授音樂家身體地圖的經驗:一個詮釋現象學分析

  • 解決輟學問題:如何實施替代學習策略防止一名鋼琴學生輟學

  • 關於高等音樂教育健康校園與績效優化活動實施計畫

  • 高教教育鋼琴教師及其對意象的看法

  • 養成更好的習慣:有意識地選擇我們的無意識行為

  • 調節創造力與福祉:遊戲化學習對年輕音樂家的影響

  • 音樂家的健康論述:學生期望與道德責任

  • 支持有障礙的樂器學生:適應性音樂橋接計畫

  • 透過識別和解決孤立問題,支持工作室音樂教師

  • 音樂很重要:澳洲高等教育音樂學生工作與健康之制度人種學研究

  • 專業管弦樂團音樂家演奏相關的肌肉骨骼症狀仍很普遍:一項範圍評估

  • 心理安全個體練習是什麼,以及如何在聲樂課中教授?

  • 模糊界線:探索器樂教學中人際關係和權力的界限

  • 器樂教學中的創造力:是錦上添花還是必需品?

  • 器樂學習中的多重記憶系統

  • 新南威非斯地區的工作室音樂教育:教育候特徵和專業學習需求

  • 比較日本和德國音樂教師培訓課程中針對初學者的鋼琴教學方法

  • 教授患有焦點性手部肌張力失調的樂器演奏者的教學技巧

  • 傳統民謠教學轉譯:臺灣恆春民謠課程發展與教學法

  • 鋼琴和聲樂教學中的協同作曲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圖片取自IVMTC臉書

image.png
image.png

圖片取自IVMTC臉書

Early Childhood Music Education (ECME) 

陳映蓉
臺北市和平實驗國小 教師
新北市石碇區和平國小 教學訪問教師
臺師大音樂教育系博班研究生

      第21屆國際幼兒音樂教育研討會(the 21st International Early Childhood Music Education Seminar)於113年7月24-26日,在芬蘭赫爾辛基市的Metropoli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舉行。為期三天的研討會,每天安排不同形式的學術分享(包括:individual paper、poster、workshop及song sharing等),以及芬蘭學生的傳統音樂表演,最特別的是今年的keynote speaker,是與會的每一位夥伴,透過小組對話交流「幼兒音樂教育」的觀點,並聚焦「幼兒音樂教育」最該被關心的面向。

      這次研討會中的individual paper,不約而同的聚焦在幼兒音樂教育的家庭支持系統,透過不同國家的個案分析,了解家庭支持系統在幼兒音樂教育的影響力及重要性;此外,學校與社會支持,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例如芬蘭的Helsinki Philharmonic Orchestra邀請所有嬰兒參加赫爾辛基各地的小型音樂會,他們為嬰兒們演奏也邀請嬰兒們一起歌唱。

      大會精心安排的每一場學生音樂會,在在體現芬蘭音樂教育的核心價值:享受音樂人生。傳統樂器與現代樂器共舞,是多麼的獨特又融合;學生個個能演奏能演唱能舞蹈,藝術本來就該是一體的;每場音樂會總是充滿渲染力,因為表演者完全投入其中。一直期待著芬蘭的「音樂」會是什麼?原來,就是生活~

 

 

 

 

 

 

 

 

 

      本次研討會有三位臺灣成員參與,分別是臺師大莊惠君老師、臺師大音樂學系博士生陳映蓉同學、及臺師大音樂學系碩士生張秀慧同學。此行除了前往研討會學習外,還有一場工作坊(workshop)的帶領及傳統歌謠分享(song sharing)。

 

(一)workshop:Taichi Motions Applied to Early-Childhood Music Teacher Training

      太極拳是一系列溫和的體能訓練和伸展運動,每個姿勢

都會不間斷地過渡到下一個姿勢,確保身體持續移動。就像

演奏音樂一樣,音樂想法、呼吸及情感會在身體中不斷流動

一樣。我們透過太極與音樂的結合,促進身心連結,幫助

我們成為更好的音樂家和更好的老師。

      本工作坊將藉由太極幫助幼兒音樂教師體悟以下音樂概念:the contour,、the speed、the weight、the rhythm patterns、the tonal patterns、 the tonal centers和 the meters。 太極與音樂學習結合的想法,可說是音樂教育領域的創舉。在這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的workshop中,獲得極高的迴響。共有近二十位的外國音樂教育學者、現場老師與研究生參與,大多數參與者表示透過Taichi Motions確實幫助了學習者更能體悟音樂中的流動、收放與呼吸;工作坊中Taichi Motions的音樂延伸活動(例如:聽想、頑固低音、即興創作、卡農等)也提供了參與者更多音樂教學實踐的想法;更有參與者提到,透過Taichi Motions工作坊的學習,幫助了自己演奏樂器時音樂與思考的關係。

(二)song sharing:丟丟銅仔

      來自世界各地的民謠分享(song sharing),是很棒的文化交流與學習。在這場跨文化的分享中,我們透過角色扮演傳達《丟丟銅仔》動態的歌詞意境;藉由身體動作幫助參與者了解歌詞意涵;設計肢體律動與頑固伴奏,引導三聲部的阿卡貝拉民謠演唱。讓《丟丟銅仔》活靈活現在所有與會者面前。在歌唱學習的安排上,我們選擇此民謠的「火車行走聲」與「雨水落下聲」兩種聲響,為之創作頑固伴奏;此外,將全體參與者分成三個聲部(主旋律、火車頑固伴奏、雨滴頑固伴奏),搭配各聲部的肢體律動,透過三聲部合唱詮釋這首民謠。

 

 

 

 

 

 

 

      能在國際學術殿堂,分享自己國家的民謠實在是無上的榮耀。我們精挑細選屬於臺灣的歌曲,這首宜蘭民謠《丟丟銅仔》生動的描繪火車行走的聲音與穿越山洞雨水低落的聲響,彷彿帶著大家經歷一趟美麗寶島之旅。Song sharing結束時獲得滿堂喝彩,有學者前來錄下我們的「原音重現」,作為爾後的教材;也有學者表示非常喜歡這首民謠,且印象深刻。從不同國家的song sharing可以看見不同的文化,也期待別人在我們的song sharing中,看見屬於臺灣的文化。

 

後記

      第一次參與「國際幼兒音樂教育研討會(ECME)」,感受到來自世界各地音樂教育學者的溫暖與熱情,沒有學者高不可攀的嚴肅,而是認真傾聽與真心交流的感動。透過這高質量互動的研討會,有許多學習與成長,期許帶回自己的教學與研究場域分享與擴散:

(一)以學校場域出發,結合社會藝術教育資源,提供家庭參與的機會。

(二)開發整合性藝術體驗課程,供小學與幼兒階段師資參考。

individual paper

song shari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SME Overview

張秀慧
臺師大音樂教育系碩士
新北市立福和國中實習音樂教師

 

      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二日,國際音樂教育學會(簡稱ISME)以主旨「促進音樂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辦了第三十六屆國際音樂教育研討會,1500位來自世界各國從事音樂教育相關工作、研究的專家、愛好者等齊聚一堂,參與ISME主會,交流彼此的意見想法,熱鬧非凡。

 

      在交通的部分,本次研討會共有四個場地,分別為Music Center、

Little Finlandia、Crowne Plaza及Scandic Park。Music Center

為開幕、Keynote speaker的場地,Little Finlandia為專業會議場合,

Crowne Plaza及Scandic Park則為飯店內的會議中心,四個場地彼此

相鄰,步行最遠15分鐘之內可抵達,皆提供免費wifi 。最為便利的是,從

機場搭乘P或I線到Central Railway Station赫爾辛基市中心,費用僅需

4.1歐元,再步行約莫8分鐘即可抵達最靠近車站的Music center,對外

國人來說非常方便。再者,在報名之初,住宿部分可直接訂大會建議的

Crowne Plaza飯店,下樓即可參與研討會,省去移動時間。

      在議程部分,本次包含圓桌會議、論文、海報發表等,共有1200多場

,為節能減碳並提供更便利的蒐尋服務,大會將所有議程公布在一個名為

AttendeeApp的App內,講者背景資料、與會者資料、音樂會節目表、場

地地圖等資訊一應具全,與會者可以事先將自己欲參加的會議加入My

agenda中,讓蒐尋議程資料更有效率。

      開幕活動在Music Center舉行,音樂廳內座無虛席,大小朋友組成的樂團包含各式樂器如提琴家族、鋼琴、芬蘭傳統樂器Kantele、木管樂器如長笛、豎笛等,上百人的樂團或坐或站,演奏芬蘭風格的音樂,場面壯觀,精彩絕倫。會後,大會準備了雞尾酒款待所有與會者,音樂配美酒的盛宴,無比享受。除了開幕音樂會外,每個中午及晚上都有演出,包括來自印度的青年合唱團Harmony Chorus、由六個殘障人士組成的流行樂團Resonaari Group、人聲爵士樂團Lacov等器樂、聲樂及Kantele等表演。

      研討會中,包含音樂科技、幼兒音樂、區域音樂活動、音樂教學法、音樂心理學等等,探討內容包羅萬象,除了規劃好預計參與的場次外,亦可參加ISME舉行的芬蘭深度之旅探險活動,對於身為觀光客的我們來說,是個視野拓展的好時機,如同沐浴在森林中,身心同時獲得滿足。2024在芬蘭舉辦的國際音樂教育研討已結束,沒能參加的你,是否也心動了呢?2026年ISME將於加拿大舉行,將這個行程記載在行事曆上,我們加拿大見吧!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SME, AI and VR Me

陳涵寧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音樂教育系博班研究生

      今年暑假,我有幸從美國飛往芬蘭赫爾辛基,參與了第36屆ISME世界音樂教育會議,與來自全球各地的學者、教授、學生以及音樂教育工作者們共度了五天充實且富有啟發的時光。此行最大的收穫來自於聆聽他人的研究發表和進行自己的論文發表,這不僅拓展了我的國際視野,更加強我對音樂教育研究更廣泛的認識和理解。


聆聽與學習:汲取新知


      跑場次聽講座是我每日最期待的活動,會議提供的App成為我探索學術前沿的得力助手。面對眾多研究主題,我選擇聚焦於科技相關場次,以汲取最新、尚未發表的學術研究成果。每場約20~30分鐘的演講濃縮了一篇篇研究的精華,讓我能夠近距離接觸學術作者們,聆聽他們闡述自己的研究。

      我最感興趣的是聽聽領域內的學者們分享他們關注什麼研究主題?最新的研究重點有哪些?如何設計研究?用哪些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巧妙應對問答環節的挑戰。這些觀察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儲備,也為我自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靈感,讓我得以反思自己的研究可以借鑑什麼,學習他人如何做好一個研究報告,以及如何更好的回答問題。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場關於人工智能(AI)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討論。隨著AI技術的發展,AI生成音樂正在開啟新的可能性,這不僅挑戰了我們對音樂創作的傳統理解,也為音樂的品質和真實性帶來了新的思考維度。正如一位講者所強調的,"科技應該被視為增強而非取代人類創造力和情感表達的工具。"這一觀點提醒我們在擁抱科技創新的同時,需要保持審慎和批判性思維。

論文發表與反思:探索未知


      在會議上,我有幸分享了博士論文研究的部分成果,主題為:"虛擬實境(VR)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設計與實施韋瓦第四季VR音樂體驗"。這個研究源自於我和一位工程師合作開發的VR音樂體驗,邀請幾位台灣的大學生透過VR體驗來認識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研究目的是探討如何將VR技術融入音樂教育,以增強音樂學習體驗。

      通過分享設計過程和學生體驗反饋,我發現VR應用在音樂教學能夠:

1.提供沈浸式和互動的學習環境,顯著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2.將複雜或抽象的音樂概念視覺化,促進理解。
3.創造身歷其境的文化和歷史場景,鼓勵學生自主探索。

      這些發現驗證了VR應用在音樂教育中的潛力,也為未來教學方法的創新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然而,科技並非萬靈丹,VR並不是為了取代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提供了補充和增強的可能性。在音樂教育中整合新科技時,我們必須在保持音樂教學本質與擁抱創新之間找到平衡。


結語


      國際會議是促進學術交流的重要平台,通過研究發表,我得以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教育學者和師生,開啟了未來合作的可能性。最讓我感動的是,能在國際舞台上與台灣的音樂教育夥伴們重聚.他鄉遇故知的親切感和溫暖,成為我們每一位代表台灣站在國際舞台發表研究的最大支持。

      ISME世界音樂教育會議不僅是一次學習和分享的機會,更是一次激發靈感、重新思考音樂教育的旅程。
 

image.png
image.png

ISME: The Sustainability

林亭吟 
高雄市內門區金竹國小教師

 


      筆者畢業於國立臺南大學音樂系研究所音樂教育組,就學期間至今,定期參加國際研討會並發表論文,如亞太地區音樂教育協會(APSMER: Asia-Pacific Symposium for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在澳門、韓國的研討會,還有因疫情舉辦的各國內外線上會議。


      今年,終於能啟程到芬蘭參加國際音樂教育協會(ISM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ation)的大會,想當然一定要為自己順便安排一趟歐洲行,因此在會議前去了南法體驗歐洲盛夏風情,到瑞士湖光山色避暑,也許是因為旅行的疲頓,到了赫爾辛基參加研討會時,卻不是很起勁。但當我步入會場時,瞬間被這熱絡的氣氛感染,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和許久未見的朋友相互問候、擁抱彼此。第一天的Keynote由André de Quadros開場,是音樂教育家,更是人權促進學者,他的視野、對內容的鋪陳、想傳遞的價值觀都值得省思,立刻將我從休假模式拉回工作模式,想著音樂能為世界帶來什麼改變?


      ISME致力於促進全球音樂教育工作者跨文化的學習與合作,以增添音樂教育的多元和豐富性。每天早上的Keynote,邀請重要嘉賓引領大家音樂教育的方向與視野;而會議發表更涵蓋如社區音樂與音樂休閒活動、歷史與文化音樂教育等19個項目;海報發表則是個能一次觸及多種主題研究、並和學者能有深度互動的場合;此外,每晚由大會精心規劃的音樂會,多樣的音樂風格、豐富的演奏樂器、富創意的演出形式,在在讓與會者對音樂教育有更深的認識與體驗。


      這次,我和臺灣的四位教育夥伴一起主持專題討論會(Symposium),配合大會主題,將內容聚焦於「跨領域永續音樂教育」在各學習階段的實施,也在會議前將英文講稿的發音、斷句熟悉,並彩排流程與討論議題,這次和筆者以往單獨在國際會議口頭發表的形式很不一樣,但也在準備的過程中,和夥伴激盪出許多火花。
 

      「平常沒有講英文的習慣,能參加國際研討會嗎?」往往和朋友分享參加研討會的心得,總是得到這樣的回應。英語能力固然重要,但還有其他更值得去關注的,探討同一個教學方式在不同國家或族群如何實施、瞭解特定議題的新觀點、欣賞異國的音樂與文化,甚至是觀察不同國家音樂課的樣貌,都能拓增對事物、觀點的多元面向,是新的體驗和啟發,也是出國學習的價值和意義所在。音樂教育者的探索之旅,就這樣透過一次次的國際會議參與,展開一頁頁的篇章。

image.png

圖一 永續音樂教育專題討論會

image.png

圖二 海報發表與西班牙學者交流

The First Starts All the Best

張宸瑀 (新竹高中音樂教師)
蘇紋萱 (基隆高中音樂教師)
羅偉銘 (師大附中音樂教師)

      這趟旅程,對我們來說有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踏上北歐、第一次參加ISME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一次和這麼多全球頂尖的教授、學者們交流學習……,作為臺灣團的「菜鳥」教師們,雖去年有在韓國參加APSMER的經驗,但來到全球音樂教育最盛大的會議,親眼目睹此盛況還是讓我們都再次大開眼界!


      開幕式的演出就讓我們印象深刻,數百位小朋友的演唱(奏),歡樂的氣氛感染了全場,讓我們體會到音樂可以帶給人們幸福與快樂;接著西貝流士音樂院的師生團隊演出,接連幾首具有在地特色的曲目,兼具高度的藝術性與互動性,在現場聆聽的感動至今仍無法忘懷。


      今年在ISME我們參與了海報發表,展示我們的課堂教案及研究成果。在海報展中,有好多位學者來到我們的海報前駐足觀賞並提出問題與我們討論及交流。除此之外,看到各國老師的成果展出,增長了自己對世界音樂的理解和認識,也發現到其實臺灣的音樂教育真的很棒,完全不輸其他歐美大國,而且面對多數的西方臉孔,臺灣團的英文表達完全沒有障礙,可以對自己的發表侃侃而談並回應其他老師們的提問。


      在研討會中,看到各國的學者、老師們進行專題及海報發表等,從中聽到及看到很多不同主題的研究和課程發表,激發了我們對自己課程的省思,也希望透過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未來能帶給學生更多有創意、新奇、有趣、豐富的音樂課程。


     除了研討會中的豐富內容,音樂學會還精心安排了一次與台灣當地人士的交流活動,讓我們有機會與台灣的朋友建立聯繫。這不僅加深了我們對台灣文化的理解,也為學校之間的互動交流提供了良好契機。透過這次交流,我們得以深入了解每位與會者在教學方法、課程設計上的個人見解和專注的研究領域。


      這次寶貴的經驗讓我們回國後,對於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透過觀察台灣同儕的做法,我們開始思考如何將更多元化的教學元素融入自己的課程中,並嘗試以更創新且開放的方式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這樣的跨文化學習與交流不僅提升了我們的專業素養,也促使我們在未來的教學中更加注重多元文化與全球視野的結合。

image.png
bottom of page